《汉宫春(探梅用潇洒江梅韵)》
时间: 2025-02-04 15:33: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宫春(探梅用潇洒江梅韵)
作者: 方岳 〔宋代〕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
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
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
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
白话文翻译:
问候那位何郎,怎么春风还未到来,却只见月影横在树枝上。当年在东阁时,我的诗兴岂能欺骗自己。
寒云笼罩着岁末,见面时已是相互辜负的深情。烦请告诉秋崖归去的消息,留香又要等到何时?
我家住在江南烟雨之中,想象着疏落的花开满地,还有野竹围绕着篱笆。
远远怜惜水边石上的景象,真是缺少了诗句。
月壶和雪瓮,愿意陪伴我的又有谁呢?
我应该自嘲,生来孤傲,这份心情只有天知晓。
注释:
- 何郎:指代特定的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恋人。
- 春风未到:春天尚未到来,暗示作者的孤独与等待。
- 东阁:古代文人聚集吟诗的地方。
- 深欺:深情的欺骗,表达一种情感上的负担。
- 留香:指梅花的香气,暗示美好的事物即将到来。
- 江南烟雨:描绘江南地区特有的气候与自然风光。
典故解析:
- 东阁:这是古代文人雅集的象征,代表着文人之间的交流与诗歌创作的氛围。
- 月壶雪瓮:这些意象常用于古诗中,象征着清雅、高洁的品格和孤独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方岳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汉宫春》创作于春季,诗中描绘了春天未到、孤独等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梅花的意象,象征着美好与坚韧。
诗歌鉴赏:
《汉宫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春日未至的孤独与期待。首句以“问讯何郎”引入,表达了对特定人物的思念,伴随着春风的迟迟到来,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接着诗中提到“东阁诗兴”,让人感受到过去的美好时光与现在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
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将江南的烟雨与疏花结合,构成一幅生动的图景,显示出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尤其是“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与对诗歌创作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此心却有天知”自我反省,表现出一种孤高的自嘲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领悟。整首诗在情感的流露中,穿插着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邃思考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讯何郎:表达对某人的思念。
- 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春天还未到,月光洒在树枝上,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回忆过去的文人聚会,说明自己并未欺骗过自己。
-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寒云笼罩,岁末时相逢却是情感的辜负。
-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请求告知秋天的归期,留香的梅花何时开放。
- 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描绘江南的美丽景象,想象花开满地。
- 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对水边石头的怜惜,感叹缺少诗句。
- 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孤独的心情与对陪伴的渴望。
- 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自嘲孤傲,感慨内心情感的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自然景物比喻情感,如“月壶雪瓮”。
- 拟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对仗:整首诗韵律和谐,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期待与对孤独的感慨,融合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命、希望与爱情的到来。
- 梅花: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江南烟雨:象征柔美与忧伤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何郎”指的是? A. 诗人自己
B. 诗人思念的人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敌人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山川河流
B. 花草树木
C. 江南的烟雨与疏花
D. 沙漠与海洋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对春天的期待,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忧患。
- 《月下独酌》:强调个人孤独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方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