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1-26 07:14: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造物开岩地,岩帐掩剑壁。
苔花张古锦,霜苦老秋碧。
日夕云窦阴,风鼓泉涌石。
马蹄忌硗确,樵道生枳棘。
盘盘出井底,回首怅如失。
长老不耐事,底事挂尘迹。
披云出山椒,白鸟表林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造化与人类的渺小。大地的岩石被打开,岩石的帐幕遮住了剑壁。苔藓上的花朵像古老的锦缎,霜冷得让秋天的绿色变得更加苍老。日落时分,云雾中的阴影笼罩着大地,风声鼓荡着泉水冲击着石头。马蹄小心地避免踏到坚硬的地面,樵夫的道路上生满了枳棘。绳索盘绕着从井底升起,回头望去却令人感到失落。长者对世事不耐烦,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挂念尘世的痕迹?云雾披散后,山椒树显现出清晰的轮廓,白鸟在林间的缝隙中飞翔。
注释
- 造物:指自然界的创造者,通常指上天或神灵。
- 岩帐:岩石形成的遮蔽,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景象。
- 剑壁:可能指岩石的坚硬和冷峻。
- 苔花:生长在石缝中的花,寓意生命的坚韧与脆弱。
- 霜苦:霜的寒冷使得秋天的色彩更加凋零。
- 日夕:指日落和日出,象征时间的流逝。
- 马蹄忌硗确:马的蹄子小心翼翼地避免坚硬的地方,反映出自然的艰难。
- 樵道:砍柴人的道路,意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长老不耐事:长者对世事的无奈与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经是金朝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其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常通过自然景象映射人类的情感与思索。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山水时写成,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中多处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杂诗五首 其五》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自然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存在的深刻思考。开头的“造物开岩地”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世界,岩石与剑壁形成对比,象征着自然的坚韧与人类的脆弱。苔花和霜苦的意象则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无常,尤其是在秋天这个凋零的季节。
诗中“日夕云窦阴”的描写,渲染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沉重感,以及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而“马蹄忌硗确”更是体现了人在自然中的谨慎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了对人类社会的思考,“长老不耐事”的情感流露出对人生的疲惫与困惑,显现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李经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造物开岩地:自然的力量开启了大地的岩石,象征生命的起源。
- 岩帐掩剑壁:岩石的遮挡象征着保护与防御。
- 苔花张古锦:苔藓上的花朵如古老的锦缎,展现自然的美丽。
- 霜苦老秋碧:秋霜使得秋天的绿色愈加苍老,传达时光的流逝。
- 日夕云窦阴:日落时的云阴,给人以沉重的感觉。
- 风鼓泉涌石:风声鼓荡泉水,构成动感十足的自然画面。
- 马蹄忌硗确:马在行走时小心谨慎,反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樵道生枳棘:砍柴人的道路被荆棘所覆盖,象征艰难的生活。
- 盘盘出井底:绳索从井底升起,象征希望与出路。
- 回首怅如失:回首往事,令人感到失落与惆怅。
- 长老不耐事:长者对世事的无奈与疲惫。
- 底事挂尘迹:问世事为何让人挂念,反映出人生的困惑。
- 披云出山椒:云雾散开,山椒树显露,象征希望与光明。
- 白鸟表林隙:白鸟在林间飞翔,象征自由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苔花如古锦,生动形象地传达了自然的美。
- 拟人:长老对世事的不耐烦,赋予了人物情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使得诗歌更具韵律美。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石:象征坚固与不变,反映自然的伟力。
- 苔花: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脆弱。
- 霜: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
- 马蹄:象征人类在自然中的谨慎与无奈。
- 樵道:反映人类生存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岩帐”是指什么?
- A. 山顶
- B. 岩石的遮挡
- C. 河流
- D. 田野
-
“苔花张古锦”中的“古锦”意指什么?
- A. 古老的衣服
- B. 自然的美丽
- C. 生命的脆弱
- D. 风景的变化
-
诗中“马蹄忌硗确”反映了什么?
- A. 马的奔跑
-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 C. 生活的快乐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经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山水意象,李经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金代诗人李经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
以上内容为对《杂诗五首 其五》的详细解析与欣赏,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