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49:41

古佛炉前一炷香,神龙夭矫挂空苍。

人閒祥瑞六月雨,枕上吟哦终夕凉。

不待白渠纷畚锸,俄惊赤卤屹仓箱。

自惭太守无功德,帝力惟知荷圣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雨三首 其一
作者: 吴潜 〔宋代〕

古佛炉前一炷香,
神龙夭矫挂空苍。
人闲祥瑞六月雨,
枕上吟哦终夕凉。
不待白渠纷畚锸,
俄惊赤卤屹仓箱。
自惭太守无功德,
帝力惟知荷圣皇。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佛炉前点燃一炷香,
神龙腾飞在空中翱翔。
在这宁静的六月时节,祥瑞的雨水降临,
我在枕上吟唱,整夜感到凉意。
不必等到白色的水渠被铲除,
很快就惊动了那仓库里的赤卤。
我感到羞愧,因为作为太守我没有功德,
而皇帝的恩泽只知道感恩于圣皇。

注释:

  • 古佛炉:指古代供奉佛像的香炉。
  • 一炷香:一根香,象征祭祀和祈愿。
  • 神龙夭矫:神龙形态优美,夭矫意为修长而美丽。
  • 祥瑞:指吉祥的征兆。
  • 白渠:指水渠,可能象征着灌溉和丰收。
  • 赤卤:一种化学物质,古代多用作肥料。
  • 太守:地方官员,负责地方治理。

典故解析:

  • 神龙:在中国文化中,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常与水、雨等自然现象相关联。
  • 太守:历史上,太守是地方官员,诗中提到的无功德反映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自省与谦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民生为主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六月的雨水,表达对时局的关心和对自然的喜爱,同时流露出对自身作为地方官员的无奈与自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喜雨”为主题,开篇以佛炉和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虔诚;神龙的比喻则寓意着雨水的来临,既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包含了人们对雨水的期待和喜悦。诗中“人闲祥瑞六月雨”一句营造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氛围,雨水的降临让诗人夜晚的吟唱也变得清凉宜人,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着,诗人转向对社会的思考,不待白渠的纷扰,赤卤的惊动暗示着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结尾以自惭无功德的自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地方官员的反思,感受到皇帝的恩泽却未能为民众带来实质的好处。整首诗通过描绘雨水的到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古佛炉前一炷香”:在佛炉前点燃香,表达出一种静谧的宗教氛围。
    • “神龙夭矫挂空苍”:神龙在空中飞舞,象征着祥瑞的降临。
    • “人闲祥瑞六月雨”:六月的雨水让人感到宁静与祥和,暗示了雨水的珍贵。
    • “枕上吟哦终夕凉”:在枕头上吟诵诗歌,夜晚的凉意让人感到舒适。
    • “不待白渠纷畚锸”:不需要等到水渠的繁忙,暗示自然的恩赐。
    • “俄惊赤卤屹仓箱”:赤卤的惊动反映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 “自惭太守无功德”:诗人自我检讨,感到作为官员的无能。
    • “帝力惟知荷圣皇”:感受到皇帝的恩泽,却未能为百姓做出贡献。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祥瑞与神龙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音韵和结构相似,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社会的思考以及自我反省的情感,展现了对民生的关怀和对自身责任的意识。

意象分析:

  • 佛炉:象征着虔诚与祈愿,表达了对自然的期待和对万物的珍视。
  • 神龙:代表着祥瑞和希望,寓意着雨水的降临。
  • 六月雨:象征着生机与丰收,反映了农耕社会对雨水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佛炉”象征什么? A. 祭祀
    B. 战争
    C. 旅行
    D. 书法

  2. 诗人对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 A. 骄傲
    B. 自责
    C. 无所谓
    D. 高兴

  3. “神龙夭矫”描绘的是什么? A. 大海
    B. 天空
    C. 山脉
    D. 森林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杜甫与吴潜在自然描写上有相似之处,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关怀,但杜甫的笔调更为沉重,而吴潜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欢愉。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展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
  • 《吴潜生平与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