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因梦中和石林贺新郎,并戏和东坡乳燕飞华屋)》
时间: 2025-02-04 16:10: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因梦中和石林贺新郎,并戏和东坡乳燕飞华屋) ——吴潜
碧沼横梅屋。水平堤双双翠羽,引雏偷浴。倚户无人深院静,犹忆棋敲嫩玉。还又是朱樱初熟。手绾提炉香一炷,黯消魂伫立阑干曲。闲转步,数修竹。新来有个眉峰蹙。自王姚后魏都褪,只成愁独。凤带鸾钗宫样巧,争奈腰圈倦束。谩困倚云鬟堆绿。淡月帘栊黄昏后,把灯花印约休轻触。花烬落,泪珠簌。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水沼旁,梅花屋静静地伫立。水平的堤岸上,翠色的羽毛轻轻摇曳,雏鸟在水中偷着洗澡。依靠窗户,深院里无人,显得格外宁静,仿佛还能回忆起棋子敲打嫩玉的声音。如今又是朱樱初熟的时候,我手中捻着香炉点燃一炷,黯然神伤地伫立在栏杆旁。闲庭信步,数着修竹,忽然发现一个新来的人眉头微皱。自从王姚、魏都的风光褪去,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愁苦。凤钗和鸾钗的宫样精巧,奈何腰间的束缚令人疲惫。无奈地倚靠着云鬟,堆叠着绿影。黄昏后,淡淡的月光透过窗帘,灯光映照下,轻轻触碰那花影。花烬飘落,泪珠悄然滑落。
注释:
- 碧沼:指青绿色的水塘。
- 梅屋:梅花盛开的房屋,象征着幽静雅致。
- 翠羽:翠绿的羽毛,形容鸟类。
- 棋敲嫩玉:形容下棋时棋子碰撞的声音,表现宁静的氛围。
- 朱樱:指樱桃,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 提炉香:指点燃香炉,象征着清净与思念。
- 眉峰蹙:形容人皱眉,表示忧愁或思虑。
- 凤带鸾钗:指精致的头饰。
- 云鬟:指发髻,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美态。
- 灯花:指灯下的花影,富有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贞白,号承天,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其作品以婉约清丽著称,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吴潜的词风清新而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常以情感深厚、意境悠远为特点。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在吴潜梦中与友人石林相聚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融入了对友人和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忧愁,反映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贺新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中的“碧沼横梅屋”一句,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构建了一个恬静而美丽的环境。紧接着,描写雏鸟在水中嬉戏,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象征着青春与纯真。
在诗中,作者通过“倚户无人深院静”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在悼念与朋友相聚的美好时光。同时,“犹忆棋敲嫩玉”一句,唤起读者对往昔的温暖回忆,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愁,“自王姚后魏都褪,只成愁独”道出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孤独感。最后,淡月帘下的灯光与花影,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吴潜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人将情感与景物紧密结合,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情感的诗歌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沼横梅屋: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环境。
- 水平堤双双翠羽,引雏偷浴:鸟儿在水中嬉戏,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灵动。
- 倚户无人深院静,犹忆棋敲嫩玉: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安静的氛围,抒发对往昔的怀念。
- 朱樱初熟:暗示时光流逝,象征着生命的变化。
- 手绾提炉香一炷:象征着清净的内心与思绪的缠绵。
- 新来有个眉峰蹙:引入新的角色,暗示生活中的忧虑。
- 凤带鸾钗宫样巧:描绘女性的美丽与精致,传达诗人的审美情趣。
- 谩困倚云鬟堆绿:表达了对生活的疲惫感。
- 淡月帘栊黄昏后,把灯花印约休轻触:表现出黄昏时分的柔美与静谧。
- 花烬落,泪珠簌:最后以泪落作为结尾,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带鸾钗”比喻繁华的生活。
- 拟人:如“雏鸟偷浴”,让自然更具生机。
- 对仗:如“碧沼横梅屋”与“水平堤双双翠羽”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友谊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忧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沼:代表自然的宁静。
- 梅屋:象征着优雅与静谧。
- 翠羽:象征着生机与青春。
- 棋子:象征着智力与思考。
- 朱樱:代表生命的成熟与变化。
- 香炉: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沼”指的是什么?
- A) 水池
- B) 山川
- C) 城市
- D) 河流
-
“朱樱初熟”所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 A) 季节的变化
- B) 友谊的升温
- C) 生活的繁华
- D) 思念的深度
-
诗中的“凤带鸾钗”描述了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女性的美丽
- C) 男性的英俊
- D) 友谊的深厚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纳兰性德《菩萨蛮》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充满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
- 《水调歌头》:侧重于对月的思考,情感更为豪放。
- 《菩萨蛮》: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对爱情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