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时间: 2025-01-27 04:01:58

西源好,春日日初长。

不看人间三月景,常思天上万花香。

幽赏一时狂。

歌笑也,空洞大歌章。

千景净来风谷秀,三云归后月林光。

沈麝似兰香。

意思解释

望江南

作者:张继先 〔宋代〕

原文展示

西源好,春日日初长。不看人间三月景,常思天上万花香。幽赏一时狂。歌笑也,空洞大歌章。千景净来风谷秀,三云归后月林光。沈麝似兰香。

白话文翻译

西边的源头真美,春天的日子刚刚开始变长。我不看人间三月的景色,却常常思念天上万花的香气。幽静的赏景让我陶醉,歌声笑声也在空中回荡,仿佛是豪放的歌章。千种美景在风谷中显得清秀,三朵云归来后,月光照耀着林间。那气味就像沉香一般,芬芳扑鼻。

注释

  • 西源:指西边的水源,此处为美丽的自然风景。
  • 春日日初长:春天的日子开始变长,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人间三月景:人间三月的美好景色,通常指春天的繁花似锦。
  • 幽赏:在幽静的环境中赏景。
  • 千景净来风谷秀:千种美景在风谷中显得清新秀丽。
  • 沈麝:一种香料,气味如沉香,形容花香浓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字仲达,号景山,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张继先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望江南》创作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是一首表现春天美景的词作。诗人在开篇便用“西源好”引入,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宁静。整首词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尤其是“常思天上万花香”,表明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显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词中提到的“歌笑也,空洞大歌章”,暗示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那种自由与狂放,似乎不受世俗的束缚。这种情感的释放让整首词充满了活力,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洒脱的气息。

后面的“千景净来风谷秀,三云归后月林光”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的美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一句“沈麝似兰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将自然的芬芳与个人的感受紧密结合,形成了和谐美好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源好,春日日初长:描绘了西边的自然景色与春天的到来,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不看人间三月景,常思天上万花香:表达了对世俗美景的淡漠与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 幽赏一时狂:在静谧中享受自然美,表现出一种陶醉的状态。
  • 歌笑也,空洞大歌章:自然之中充满了欢声笑语,形成了一种欢快的氛围。
  • 千景净来风谷秀:描绘了自然景色的清新秀美,令人心旷神怡。
  • 三云归后月林光: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林间景色,意境悠远。
  • 沈麝似兰香:用香气来比喻自然的芬芳,增添了诗的韵味。

修辞手法

  • 比喻:“沈麝似兰香”将香气与名贵香料作比较,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的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通过“春日”“万花”“风谷”等意象,构建了丰富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淡泊与对自由的向往。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源:象征自然美景。
  • 春日:代表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万花香:象征自然的丰富与多彩。
  • 月林光:象征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景净来风谷秀”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喧闹的城市
    • B. 清新的自然景色
    • C. 热闹的市集
    • D. 纷杂的人群
  2. 诗人对“人间三月景”的态度是?

    • A. 非常喜欢
    • B. 感到厌烦
    • C. 淡漠
    • D. 不在意

答案

  1. B. 清新的自然景色
  2. C. 淡漠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春天的自然美。
  • 《清明》:杜甫的作品,展现春天的景色与人情。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但张继先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美,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