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岩桂盛开,戏呈韩叔夏司谏)》
时间: 2025-02-04 15:2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岩桂盛开,戏呈韩叔夏司谏)》
作者:向子諲 〔宋代〕
吴头楚尾,踏破瓦鞋底。
万壑千岩秋色里,
不耐恼人风味。
而今老我芗林,
世间百不关心,
独喜爱香韩寿,
能来同醉花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色中游历的情景。
吴地与楚地的风光交汇,
我踩着破旧的瓦鞋,走过了无数山谷与岩石。
在这万壑千岩的秋色里,
我对那些令人恼火的风景感到厌倦。
如今我已年老,栖息在芗林之中,
世间的事物我都不太关心,
唯独喜爱这位韩寿,
能与我一起在花阴下畅饮。
注释
- 吴头楚尾:指吴地与楚地的交界,形容地域的辽阔。
- 踏破瓦鞋底:形容走过很多地方,鞋底已经磨破。
- 万壑千岩:形容山谷和岩石众多,景色壮丽。
- 不耐恼人风味:表达对那些令人困扰的事物的厌倦。
- 老我芗林:意指自己已年老,常常在芗林中生活。
- 百不关心:对世间万物不再关心。
- 香韩寿:指和韩寿一起饮酒作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諲(生卒年不详),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新、自然著称,常描写田园生活及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他对周围事物的淡漠和对友人韩寿的珍惜。词中通过对秋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悠闲生活中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词的前半部分,诗人踏破瓦鞋,行走在万壑千岩的秋色中,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旅行者的心境,似乎在追寻着什么,却又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厌倦。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的独白,诗人自述年老后的状态,世间百态似乎都与他无关,唯独韩寿的陪伴让他感到温暖。此处的“花阴”不仅是自然的景象,更是友谊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流露出深刻的哲思与人文关怀,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头楚尾:开篇设定了地域背景,暗示诗人行走的广阔。
- 踏破瓦鞋底:强调经历的艰辛和对大自然的亲近感。
- 万壑千岩秋色里:细致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孤寂的氛围。
- 不耐恼人风味:反映诗人对繁杂世事的厌倦。
- 而今老我芗林:表明诗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安逸。
- 世间百不关心:表达对世俗的冷漠与超然。
- 独喜爱香韩寿:强调对友人的珍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能来同醉花阴:以饮酒作乐来表达对友情的向往和生活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恼人风味”赋予景物以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自在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 瓦鞋: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 香韩寿:代表着诗人珍视的友谊,象征着生活中的温暖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吴头楚尾”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交界?
A. 东北
B. 南方
C. 西南
D. 北方 -
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态度是?
A. 热衷
B. 无所谓
C. 喜爱
D. 厌倦 -
“独喜爱香韩寿”中的“香韩寿”指的是?
A. 一种花
B. 友人
C. 酒
D. 地名
答案: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临江仙》(李清照)
诗词对比
《水调歌头》:同样描写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哲思,但更强调了对时光的思考;而《清平乐》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