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2-04 15:41:50

芳草又牵为客恨,白云空寄未闲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草又牵为客恨,白云空寄未闲心。

白话文翻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离愁别恨的感慨。芳草仍然勾起了我作为客人的怨恨,白云则空自寄托着我未曾平静的心情。

注释:

  • 芳草:指春天的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这里却引发了诗人的离愁。
  • :牵引、吸引,这里表示草生起的情感联想。
  • 客恨:作为客人,心中难免有怨恨或不满之情。
  • 白云:象征着漂浮的心情,代表着诗人的思绪与感情。
  • 闲心:平静的心情,这里表示内心的烦躁与不安。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草和云常常用来表现离别与思乡之情。芳草的繁茂通常与生机相连,但在诗中却成为了客人的恨意的引子;而白云的漂浮则喻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卞震,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有关,反映了他在外漂泊时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芳草”和“白云”作为主要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思念。开头的“芳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却又引出了“客恨”,将美好与苦涩结合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即使在美好的自然景色中,作为旅人的他仍然难以摆脱内心的惆怅。

“白云空寄未闲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白云悠然飘浮,代表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但对于诗人而言,这种漂浮的状态恰恰是他内心无法平静的写照。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美丽,反而成为了他情感的负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内心情感的交织,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思索。诗的意境简洁却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也引发了对离愁别绪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芳草又牵为客恨:这句揭示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和离愁,芳草的春意使他想起自己身为客人的孤独与无奈。
  2. 白云空寄未闲心:这句表达了诗人心中难以平静的情感,白云虽然看似飘逸自由,但诗人的心情依然沉重。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芳草”与“客恨”形成对比,强调了美与愁的冲突。
  • 拟人:将“白云”赋予情感,使其成为诗人情绪的寄托,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在外漂泊的孤独感,表现了对美好事物与苦涩情感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生机与美好,但在此却引发离愁。
  • 白云:象征漂浮的思绪,表达内心的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草”象征什么?

    • A. 生机
    • B. 离愁
    • C. 快乐
  2. “白云空寄未闲心”中的“闲心”表示什么?

    • A. 安宁
    • B. 忙碌
    • C. 烦躁
  3. 这首诗的主题是?

    • A. 爱情
    • B. 离愁别绪
    •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卞震的《句》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情感更加直白和浓烈,而卞震则通过自然意象来渲染离愁的细腻。这种对比使得两首诗在表达主题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