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沙夹阻风》
时间: 2025-04-28 22:49: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乌沙夹阻风
作者: 黎廷瑞〔宋代〕
黄沙满江日色薄,
北风吹天云欲落。
鱼龙贾勇气凌人,
八月海风无此恶。
书生性命可轻试,
拿舟早傍沙湾泊。
嵯峨万里下水船,
搥鼓张帆无奈乐。
篙师瘦坐攒两眉,
羡彼何速嗟我迟。
玄冥行权故应尔,
速何足喜迟何悲。
一年三百六十日,
须有一日顺风时。
乘流遇坎姑听之,
涛山雪屋方堪诗。
白话文翻译:
在黄沙满江的日子里,天色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呼啸,天空的云朵似乎要降落下来。海中的鱼龙和商贾们勇气十足,然而八月的海风却让人感到无比恶劣。作为书生,我的性命也许可以轻易一试,赶快把船停靠在沙湾旁边。万里长河上的船只高耸入云,敲鼓张帆却无奈地欢乐。划船的师傅瘦瘦的,皱着眉头坐着,羡慕那些快速行船的人,叹息我行得太慢。玄冥之神控制着风浪,所以你们快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慢又有什么值得悲伤的呢?一年有三百六十天,总要有一天是顺风的。在这波涛汹涌的水面上,我姑且听之,涛声与雪山的屋子,才是我所能写出的诗。
注释:
- 黄沙: 指沙尘暴或沙子,表现出天气恶劣。
- 北风: 暗示寒冷和不利的天气。
- 鱼龙: 形容海中鱼虾及海商,象征勇气和冒险精神。
- 书生: 指读书人或文人,强调身份的脆弱。
- 嵯峨: 形容高耸的样子,象征艰难的航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以其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而著称,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黎廷瑞的航海生涯中,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乌沙夹阻风》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一幅在恶劣天气下航行的图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不如意的深刻观察。诗中通过“黄沙满江”和“北风吹天”的描写,传达了风暴来临的紧迫感,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同时,诗人为书生身份的脆弱而感到无奈,展现出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篙师瘦坐攒两眉”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快速航行者的羡慕,而“速何足喜迟何悲”则进一步深化了对速度与命运的思考,反映出人生无常的哲理。整首诗通过对风浪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生命的哲学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沙满江日色薄: 描述天气阴沉,沙尘弥漫的景象。
- 北风吹天云欲落: 北风的呼啸伴随厚重的云层,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 鱼龙贾勇气凌人: 海商与鱼龙在恶劣天气中依然勇敢,表现出冒险精神。
- 八月海风无此恶: 反映出八月的海风异常凶狠,形成鲜明对比。
- 书生性命可轻试: 书生身份在艰难环境中显得脆弱。
- 拿舟早傍沙湾泊: 在恶劣天气中,选择停靠在安全的地方。
- 嵯峨万里下水船: 船只在水面上高耸,象征着艰难的航行。
- 搥鼓张帆无奈乐: 尽管环境恶劣,依然保持乐观。
- 篙师瘦坐攒两眉: 描绘篙师疲惫的形象,表现内心的焦虑。
- 羡彼何速嗟我迟: 对快速前行者的羡慕与自我的焦虑。
- 玄冥行权故应尔: 暗示命运的控制,强调自然的不可预知。
- 速何足喜迟何悲: 对速度与命运的哲学思考。
- 一年三百六十日: 反映出生活的规律与无常。
- 须有一日顺风时: 表达对顺境的渴望。
- 乘流遇坎姑听之: 在波涛中保持冷静。
- 涛山雪屋方堪诗: 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结合,形成诗意。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自然现象与人生态度相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 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 对仗: 通过对偶句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恶劣的自然环境,探讨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对顺境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沙: 象征艰难与困境。
- 北风: 表达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 鱼龙: 代表勇气与冒险的精神。
- 篙师: 体现出人对自然的无力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沙”主要指什么?
- A. 沙尘暴
- B. 宁静的水面
- C. 夕阳西下
- D. 绿树成荫
-
诗人在“羡彼何速嗟我迟”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快速航行者的羡慕
- B. 对自然的依赖
- C. 对船舶的喜爱
- D. 对朋友的思念
-
诗中提到的“玄冥行权”是指什么?
- A. 命运的掌控
- B. 自然的平和
- C. 人生的顺利
- D. 船只的安全
答案: 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黎廷瑞与杜甫的诗歌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黎廷瑞侧重于个体在自然中的脆弱与思考,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