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时间: 2025-02-04 15:29:0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木兰花慢
作者: 张枢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歌尘凝燕垒,又软语在雕梁。记剪烛调弦,翻香校谱,学品伊凉。屏山梦云正暖,放东风卷雨入巫阳。金冷红绦孔雀,翠间彩结鸳鸯。银缸。焰冷小兰房。夜悄怯更长。待采叶题诗,含情赠远,烟水茫茫。春妍尚如旧否,料啼痕暗里浥红妆。须觅流莺寄语,为谁老却刘郎。
白话文翻译:
在燕子筑巢的地方,歌声萦绕,柔和的言语在雕刻的梁上回荡。我记得那时剪烛调弦,翻看香谱,品味那清凉的感觉。屏山的梦在温暖中,东风卷着雨水进入巫阳。金色的冷风中,红绦孔雀飞舞,翠绿之中,彩色鸳鸯交织。银缸中的火焰冷却,小兰的房间里,夜色悄然无声,似乎更长。等待着采叶题诗,含情赠予远方,烟水朦胧。春天的美丽依旧如昔,想必啼痕暗里浸润了她的红妆。须得寻觅流莺传语,为谁而老却了刘郎?
注释:
- 歌尘: 歌声与尘世的喧嚣交织。
- 燕垒: 燕子的巢穴,象征温暖与安宁。
- 剪烛调弦: 剪掉蜡烛,调弦乐器,形象地描绘出温柔的夜晚。
- 屏山: 屏风山,典故中的美丽景色。
- 巫阳: 地名,风景如画。
- 金冷: 秋冬时节的冷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流莺: 指黄莺,传递情感的媒介。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张枢,宋代词人,以其清丽的词风著称,作品多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细腻描绘。
-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词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之际,可能反映了他对逝去青春和爱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是张枢的一首抒情词,词中充满了对旧时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开头通过描绘燕子与歌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细腻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柔软与美好。随着词句的推进,作者回忆起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那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进一步引入了对于春天的思考,表现出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在情感的层面,诗中不仅仅是对春天和爱情的怀念,更有对时间流逝的沉重感。尤其在“春妍尚如旧否”一语中,体现了对美好事物是否依旧存在的疑问,反映了人们对时间和青春的无奈与惋惜。而结尾处“为谁老却刘郎”则是一种深邃的思考,既是对爱人的思念,也是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歌尘凝燕垒,又软语在雕梁”:描绘了温馨的环境,暗示爱意浓厚。
- “记剪烛调弦,翻香校谱,学品伊凉”:回忆往昔的情景,展现了柔情蜜意。
- “屏山梦云正暖,放东风卷雨入巫阳”:描绘出春暖花开的景象,寓意希望与生机。
- “金冷红绦孔雀,翠间彩结鸳鸯”:对美好爱情的象征,色彩斑斓,生动形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 “燕垒”与“雕梁”比喻温暖的爱情环境。
- 对仗: “金冷红绦孔雀,翠间彩结鸳鸯”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过去爱情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燕子: 象征着春天与爱情的到来。
- 烛光: 代表温暖的情感与亲密的夜晚。
- 东风: 代表着春天的气息与希望。
- 流莺: 传情达意的媒介,象征着情感的传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燕垒”象征什么?
- A. 亲密的爱情
- B. 远方的旅途
- C. 苍凉的岁月
- D. 失落的记忆
-
“待采叶题诗”中的“采叶”意指什么?
- A. 采摘秋叶
- B. 书写诗篇
- C. 述说心事
- D. 寻找灵感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菩萨蛮》
诗词对比: 张枢的《木兰花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爱情与时间的感慨,但张枢的词更加侧重于对过去的怀念,而李清照则多了几分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词人的情感世界与风格特点。
参考资料:
- 《宋词选》——各类宋词的经典选编,便于了解更多词人的风格与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介绍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适合诗词爱好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