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友人
王琮 〔宋代〕
秋山曾是共登临,
感慨兰亭后视今。
炎热不过能炙手,
笑谈未必到知心。
前言衮衮风波去,
后钓寥寥岁月深。
室迩岂应人自远,
酒盟诗社要重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曾经一起登高赏秋山,感慨兰亭聚会后如今的情景。炎热的天气不过是烘烤手掌,笑谈之间未必能达到心灵深处。前面说的纷纷扰扰的风波已经过去,后面寂静的钓鱼岁月却显得深沉。人住得近,难道就应该彼此疏远?酒盟和诗社的情谊需要重新寻回。
注释:
字词注释:
- 登临:登高、临风,指登高望远。
- 兰亭:指兰亭集序,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雅集,象征文人雅聚。
- 衮衮:形容众多,指风波的纷繁复杂。
- 钓寥寥:指钓鱼的时光,寥寥意为少之又少,形容日子的宁静。
- 室迩:室就是家,迩是近,室迩即家近。
典故解析:
- 兰亭:出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达了对友谊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 酒盟:古代文人之间以酒结盟,表明深厚的友情与文人雅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琮,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文才出众,尤以诗词闻名。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人生、友谊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天,可能是在与友人相聚之时,反思昔日的友情与时光的流逝,表达出对未来重新建立联系的愿望。
诗歌鉴赏:
《答友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山的景象,回忆曾与友人共赏的时光,展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思考与不安。通过“炎热不过能炙手”的比喻,诗人深刻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表象与内在,指出笑谈未必能触及心灵深处的真情。最后,诗人表达出希望重建友情的愿望,表明了对温暖人际关系的向往。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友谊的深切思考,又有对生活的哲理反思,展现了王琮作为宋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山曾是共登临:回忆与友人一起登高的情景,暗示友谊珍贵。
- 感慨兰亭后视今:感叹昔日的聚会与现在的孤寂形成对比。
- 炎热不过能炙手:即使炎热也无法触及内心,表达对表面交往的冷漠。
- 笑谈未必到知心:即便有笑谈,未必能达到心灵深处的理解。
- 前言衮衮风波去:回忆往昔的风波已去,暗示生活的变迁。
- 后钓寥寥岁月深:后来的生活宁静而深沉,反映对生活的深思。
- 室迩岂应人自远:家近为何要疏远,表达对友情的渴望。
- 酒盟诗社要重寻:希望重新建立酒盟与诗社,重拾往日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炎热比作炙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交往的表面。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未来建立联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之美。
- 兰亭:象征着文人友谊与美好回忆。
- 炎热:象征着表面的交往与内心的孤独。
- 钓: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深层的思考。
- 酒盟:象征着深厚的友情与文人雅集的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兰亭”指的是哪个著名的文人聚会?
A. 王羲之
B. 李白
C. 杜甫 -
诗中“炎热不过能炙手”是什么意思?
A. 只是表面热闹
B. 非常炎热
C. 感到无聊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情的珍惜
B. 对金钱的渴望
C.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 王羲之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琮的《答友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友谊与孤独的思考,但王琮更多地反映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展现个人的豪情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王琮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史》
以上内容旨在深入理解王琮的《答友人》,从多个维度解析诗歌的内涵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