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

时间: 2025-04-28 04:55:31

上都门外垂杨陌,叶叶经霜不堪折。

春光犹未到梅花,何物当扳送行客。

路人惊问去者谁,高牙大纛争光辉。

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

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

回首翔鸾一梦中,玉箫缓送成都酒。

邛郲九折何足驱,慷慨功名真丈夫。

成都花锦君莫恋,早晚归凯持钧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 洪迈 〔宋代〕

上都门外垂杨陌,叶叶经霜不堪折。 春光犹未到梅花,何物当扳送行客。 路人惊问去者谁,高牙大纛争光辉。 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 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 回首翔鸾一梦中,玉箫缓送成都酒。 邛郲九折何足驱,慷慨功名真丈夫。 成都花锦君莫恋,早晚归凯持钧枢。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的门外,垂柳依依的小路上,柳叶经霜后显得脆弱,不易折断。 春天的气息还未触及梅花,有什么能作为送别行人的礼物呢? 路人惊讶地询问离去的是谁,高大的旗帜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 君王应该记得蜀地的父老乡亲,因此暂停了侍臣的职务,派他前往紫微星所在的蜀地。 他是一位擅长撰写文章的才子,现在却要听从军队的号令。 回首往事,如同一场梦中的飞翔的凤凰,现在只能缓缓地吹奏玉箫,送别前往成都的酒。 邛崃山的曲折山路并不足以驱使他,真正的英雄是为了功名而慷慨赴义的。 成都的繁华美景你不要留恋,迟早你会带着胜利归来,掌握重要的权力。

注释:

  • 上都门:指京城的城门。
  • 垂杨陌:指种有垂柳的道路。
  • 叶叶经霜不堪折:形容柳叶经霜后变得脆弱。
  • 扳送行客:指送别行人。
  • 高牙大纛:指高大的旗帜。
  • 紫微: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此处指蜀地。
  • 明光起草文章手:指擅长撰写文章的人。
  • 元戎报刁斗:指军队的号令。
  • 翔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比喻美好的事物。
  • 玉箫缓送成都酒:指缓慢地吹奏玉箫,送别前往成都的人。
  • 邛郲九折:指邛崃山的曲折山路。
  • 慷慨功名真丈夫:指为了功名而勇敢奋斗的人。
  • 成都花锦:指成都的繁华美景。
  • 归凯持钧枢:指带着胜利归来,掌握重要的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涉及诗、词、文、史等多个领域,尤以史学著称。洪迈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洪迈为送别制置使王刚中前往蜀地任职而作。王刚中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官员,被派往蜀地担任重要职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王刚中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武官员的期待和评价。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京城门外垂柳的景象,引出了送别的主题。诗中“叶叶经霜不堪折”一句,既描绘了柳叶的脆弱,也隐喻了离别的哀愁。诗人通过对王刚中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诗中的“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一句,既展示了王刚中的文才,也暗示了他即将面临的军事挑战。最后,诗人劝诫王刚中不要留恋成都的繁华,期待他早日带着胜利归来,掌握重要的权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洪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都门外垂杨陌,叶叶经霜不堪折。”:描绘了京城门外垂柳的景象,柳叶经霜后显得脆弱,不易折断,隐喻了离别的哀愁。
  2. “春光犹未到梅花,何物当扳送行客。”:表达了春天还未到来,梅花尚未开放,没有什么能作为送别行人的礼物。
  3. “路人惊问去者谁,高牙大纛争光辉。”:描绘了路人惊讶地询问离去的是谁,高大的旗帜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展示了王刚中的威严。
  4. “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表达了君王应该记得蜀地的父老乡亲,因此暂停了侍臣的职务,派他前往紫微星所在的蜀地。
  5. “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展示了王刚中擅长撰写文章的才子形象,现在却要听从军队的号令。
  6. “回首翔鸾一梦中,玉箫缓送成都酒。”:回首往事,如同一场梦中的飞翔的凤凰,现在只能缓缓地吹奏玉箫,送别前往成都的酒。
  7. “邛郲九折何足驱,慷慨功名真丈夫。”:表达了邛崃山的曲折山路并不足以驱使他,真正的英雄是为了功名而慷慨赴义的。
  8. “成都花锦君莫恋,早晚归凯持钧枢。”:劝诫王刚中不要留恋成都的繁华美景,迟早你会带着胜利归来,掌握重要的权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叶叶经霜不堪折”比喻离别的哀愁。
  • 拟人:“高牙大纛争光辉”赋予旗帜以生命,展示王刚中的威严。
  • 对仗:“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对仗工整,展示了王刚中的文武双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祝福。诗人通过对王刚中的赞美和劝诫,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武官员的期待和评价。

意象分析:

  • 垂杨陌:象征离别的哀愁。
  • 高牙大纛:象征王刚中的威严和光辉。
  • 明光起草文章手:象征王刚中的文才。
  • 翔鸾:象征美好的事物。
  • 玉箫:象征送别的音乐。
  • 邛郲九折:象征艰难的道路。
  • 成都花锦:象征繁华的美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叶叶经霜不堪折”一句,隐喻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哀愁 C. 愤怒 D. 平静
  2. 诗中“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一句,展示了王刚中的什么特点? A. 文才 B. 武艺 C. 威严 D. 智慧
  3. 诗中“成都花锦君莫恋”一句,劝诫王刚中不要留恋什么? A. 权力 B. 繁华 C. 美景 D. 胜利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祝福。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洪迈的《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而洪迈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送别和祝福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迈的诗歌,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洪迈诗集》:收录了洪迈的全部诗歌,是研究洪迈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诗句

上都门外垂杨陌,叶叶经霜不堪折。下一句是什么

春光犹未到梅花,何物当扳送行客。上一句是什么

春光犹未到梅花,何物当扳送行客。下一句是什么

路人惊问去者谁,高牙大纛争光辉。上一句是什么

路人惊问去者谁,高牙大纛争光辉。下一句是什么

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上一句是什么

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下一句是什么

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上一句是什么

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下一句是什么

回首翔鸾一梦中,玉箫缓送成都酒。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翔鸾一梦中,玉箫缓送成都酒。下一句是什么

邛郲九折何足驱,慷慨功名真丈夫。上一句是什么

邛郲九折何足驱,慷慨功名真丈夫。下一句是什么

成都花锦君莫恋,早晚归凯持钧枢。上一句是什么

上都门外垂杨陌,下一句是什么

叶叶经霜不堪折。上一句是什么

叶叶经霜不堪折。下一句是什么

春光犹未到梅花,上一句是什么

春光犹未到梅花,下一句是什么

何物当扳送行客。上一句是什么

何物当扳送行客。下一句是什么

路人惊问去者谁,上一句是什么

路人惊问去者谁,下一句是什么

高牙大纛争光辉。上一句是什么

高牙大纛争光辉。下一句是什么

君王应念蜀父老,上一句是什么

君王应念蜀父老,下一句是什么

故辍侍臣来紫微。上一句是什么

故辍侍臣来紫微。下一句是什么

明光起草文章手,上一句是什么

明光起草文章手,下一句是什么

却听元戎报刁斗。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