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西楼》
时间: 2025-02-04 16:2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阴县西楼 孙逖 〔唐代〕
都邑西楼芳树间,逶迤霁色绕江山。 山月夜从公署出,江云晚对讼庭还。 谁知春色朝朝好,二月飞花满江草。 一见湖边杨柳风,遥忆青青洛阳道。
白话文翻译:
在都邑的西楼,芳树之间,晴朗的天气环绕着江山。 山中的月亮夜晚从官署出来,江上的云彩傍晚对着法庭返回。 谁知道春天的景色每天都是那么美好,二月的飞花覆盖了江边的草地。 一看到湖边的杨柳风,就远远地想起了青青的洛阳道。
注释:
- 都邑:指城市。
- 逶迤:曲折绵延的样子。
- 霁色:晴朗的天气。
- 公署:官方办公的地方。
- 讼庭:法庭。
- 朝朝:每天。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杨柳风:春风吹动杨柳的景象。
- 洛阳道:指洛阳的道路,这里可能指作者怀念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逖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体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阴县西楼所见的美景,以及对春天和故乡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任职期间,对自然景色和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阴县西楼的美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逶迤霁色绕江山”一句,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晴朗天气下的江山美景,而“山月夜从公署出,江云晚对讼庭还”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官场生活相结合,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一见湖边杨柳风,遥忆青青洛阳道”更是深情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都邑西楼芳树间”:描绘了城市西楼周围芳树环绕的景象。
- “逶迤霁色绕江山”:形容晴朗的天气下,江山美景曲折绵延。
- “山月夜从公署出”:描述夜晚山月从官署出来的情景。
- “江云晚对讼庭还”:傍晚江云对着法庭返回,暗示了作者的官场生活。
- “谁知春色朝朝好”:表达了春天每天都很美好的感受。
- “二月飞花满江草”:描绘了二月飞花覆盖江边草地的景象。
- “一见湖边杨柳风”:看到湖边春风吹动杨柳的景象。
- “遥忆青青洛阳道”:远远地怀念青青的洛阳道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逶迤霁色绕江山”中的“逶迤”比喻江山美景的曲折绵延。
- 拟人:如“山月夜从公署出”中的“山月夜从”赋予山月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山月夜从公署出,江云晚对讼庭还”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官场生活的体验,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芳树、霁色、山月、江云、飞花、杨柳风、洛阳道。
- 详细解释:芳树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霁色代表着晴朗的天气,山月和江云分别描绘了夜晚和傍晚的自然景象,飞花和杨柳风则是春天的典型景象,洛阳道则象征着故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逶迤霁色绕江山”中的“逶迤”是什么意思? A. 直的 B. 曲折绵延的 C. 平坦的
- 诗中“山月夜从公署出”中的“公署”指的是什么? A. 官方办公的地方 B. 私人住宅 C. 学校
- 诗中“一见湖边杨柳风,遥忆青青洛阳道”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孙逖的《山阴县西楼》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孙逖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官场生活的体验,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孙逖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