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 忽闻歌棣萼,还比报琼芳。 门向宜春近,郊连御宿长。 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
白话文翻译:
在朝廷中升至高位,园林却与故乡隔绝。 突然听到兄弟的歌声,比回报珍贵的芳草还要珍贵。 家门朝向宜春的方向,郊外的道路连接着漫长的御宿。 德星常常有聚会,我们相互期盼在文昌星下。
注释:
- 台阁:指朝廷中的高位。
- 园林:指诗人的居所。
- 棣萼:比喻兄弟。
- 琼芳:珍贵的芳草,比喻珍贵的回报。
- 宜春:地名,此处指家门朝向的方向。
- 御宿:指郊外的道路。
- 德星:指有德之人,比喻兄弟。
- 文昌:星名,象征文化和学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逖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感慨。此诗是在京城与兄弟宴饮时所作,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仕途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春日与兄弟在南亭宴饮时所作,诗人身处高位,但心中仍怀念故乡和兄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兄弟的深情和对仕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朝廷高位与故乡园林的隔绝,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深切思念。诗中“忽闻歌棣萼,还比报琼芳”一句,用棣萼比喻兄弟,琼芳比喻珍贵的回报,形象地表达了兄弟情谊的珍贵。后两句“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则寄托了对兄弟相聚的期盼和对学问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仕途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诗人身处朝廷高位,但园林与故乡隔绝,表达了仕途与故乡的矛盾。
- “忽闻歌棣萼,还比报琼芳”:突然听到兄弟的歌声,比回报珍贵的芳草还要珍贵,表达了兄弟情谊的珍贵。
- “门向宜春近,郊连御宿长”:家门朝向宜春的方向,郊外的道路连接着漫长的御宿,描绘了居所的环境。
- “德星常有会,相望在文昌”:德星比喻兄弟,常常有聚会,相互期盼在文昌星下,寄托了对兄弟相聚的期盼和对学问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棣萼比喻兄弟,琼芳比喻珍贵的回报。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台阁升高位,园林隔旧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对仕途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朝廷高位与故乡园林的隔绝,以及对兄弟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台阁:象征朝廷高位。
- 园林:象征故乡和居所。
- 棣萼:象征兄弟情谊。
- 琼芳:象征珍贵的回报。
- 德星:象征有德之人,比喻兄弟。
- 文昌:象征文化和学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棣萼”比喻什么? A. 兄弟 B. 朋友 C. 亲人 D. 同事
-
诗中“琼芳”比喻什么? A. 珍贵的回报 B. 美丽的花朵 C. 珍贵的宝石 D. 珍贵的书籍
-
诗中“德星”比喻什么? A. 有德之人 B. 星星 C. 学问 D. 文化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孙逖《和韦兄春日南亭宴兄弟》:都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战乱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孙逖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