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

时间: 2025-01-27 04:11:20

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

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

凤吹临清洛,龙舆下紫宸。

此中歌在藻,还见跃潜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 孙逖 〔唐代〕 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 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 凤吹临清洛,龙舆下紫宸。 此中歌在藻,还见跃潜鳞。

白话文翻译: 今天迎来了初夏,欢乐的游玩延续了过去的时光。 气候和谐,先带来了雨水,恩泽深厚,仿佛另造了一个春天。 凤凰的鸣叫声降临在清澈的洛水之上,龙车从紫宸宫下降。 在这里歌唱,还能看到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跳跃。

注释:

  • 初夏:指夏季的开始。
  • 旧旬:指过去的时光。
  • 气和:气候和谐。
  • 恩厚:深厚的恩泽。
  • 凤吹:凤凰的鸣叫声。
  • 清洛:清澈的洛水。
  • 龙舆:皇帝的车驾。
  • 紫宸:紫宸宫,皇帝的居所。
  • 在藻:在水中。
  • 跃潜鳞:水中的鱼儿跳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逖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此诗是应制诗,即应皇帝之命而作,通常用于宫廷宴会等场合。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四月三日,皇帝在上阳宫的水窗举行宴会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初夏的景象和宫廷的盛况,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夏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气候的和谐、恩泽的深厚,以及宫廷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诗中“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皇帝的恩泽相结合,形象地展现了恩泽如春雨般滋润人心。后两句通过凤凰和龙舆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宫廷的庄严和皇帝的尊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特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日逢初夏,欢游续旧旬:诗人迎来了初夏,欢乐的游玩延续了过去的时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2. 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气候和谐,先带来了雨水,恩泽深厚,仿佛另造了一个春天,形象地表达了皇帝的恩泽如春雨般滋润人心。
  3. 凤吹临清洛,龙舆下紫宸:凤凰的鸣叫声降临在清澈的洛水之上,龙车从紫宸宫下降,描绘了宫廷的盛况和皇帝的尊贵。
  4. 此中歌在藻,还见跃潜鳞:在这里歌唱,还能看到水中的鱼儿欢快地跳跃,表达了宫廷生活的欢乐和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恩厚别成春”将皇帝的恩泽比喻为春天的雨水,形象生动。
  • 拟人:“凤吹临清洛”将凤凰的鸣叫声拟人化,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气和先作雨,恩厚别成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象和宫廷盛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展现了唐代宫廷诗的特点,即通过对自然和宫廷生活的描绘,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激。

意象分析:

  • 初夏:象征着生机和活力。
  • 雨水:象征着皇帝的恩泽。
  • 凤凰:象征着吉祥和尊贵。
  • 龙舆:象征着皇帝的尊贵和权威。
  • 跃潜鳞:象征着宫廷生活的欢乐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恩厚别成春”一句,将什么比喻为春天的雨水? A. 皇帝的恩泽 B. 气候的和谐 C. 初夏的景象 D. 宫廷的盛况

  2. 诗中“凤吹临清洛”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凤凰的鸣叫声 B. 清澈的洛水 C. 皇帝的车驾 D. 宫廷的宴会

  3. 诗中“此中歌在藻”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宫廷生活的欢乐 B. 皇帝的尊贵 C. 初夏的生机 D. 气候的和谐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 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诗词对比:

  • 孙逖的《奉和四月三日上阳水窗赐宴应制得春字》与王维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都展现了宫廷诗的特点,但孙逖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宫廷生活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唐代宫廷诗研究》
  • 《孙逖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