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云一片在尧天,乞得归栖岂易然。肉食半生空白发,且餐湘菊荐寒泉。
白话文翻译:
一片闲云漂浮在广阔的天空,想要找到归宿可不是那么容易。吃了半生的肉食,白发渐渐增多;不如吃些湘江的菊花,喝清凉的泉水。
注释:
- 闲云:指悠闲自在的云,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
- 尧天:尧是古代贤明的帝王,代表美好的天。
- 乞得:乞求得到。
- 归栖:归宿,栖息的地方。
- 肉食:指吃肉,象征富贵生活。
- 湘菊:湘江地区的菊花,代表自然之美。
- 寒泉:指清凉的泉水,象征纯净和清新。
典故解析:
- 尧天: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明君,象征着理想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常用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湘江:湘江位于湖南省,是著名的自然景观,常与文人雅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清新、高洁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坚,号曾伯,生于南宋初年。他的诗作多以闲适、自然为主题,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曾伯隐居山房之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面对日渐苍老,作者选择从繁杂的肉食生活中抽离,追求简单而清新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闲云”、“肉食”、“湘菊”、“寒泉”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闲云一片在尧天”,以闲云描绘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接下来的“乞得归栖岂易然”,则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困惑,仿佛在感叹寻找理想归宿的艰难。
后两句则以“肉食”和“湘菊”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反思。吃肉象征着世俗的享乐,而白发则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与其沉迷于富贵的生活,不如追求简单的自然,品尝湘江的菊花和清泉,这样的选择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在闲适与现实之间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在繁华与自然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倾向于后者,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云一片在尧天:描绘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闲云在辽阔的天空中漂浮,似乎在诉说着自由与宁静。
- 乞得归栖岂易然:表达了理想归宿的难以实现,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
- 肉食半生空白发:反映出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时间的流逝带来的烦恼与无奈。
- 且餐湘菊荐寒泉:倡导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选择自然的清新与简单的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闲云”与“肉食”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反思。
- 对仗:前后句形式上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批判,以及对自然清新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哲学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闲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肉食:象征世俗的享乐与繁华。
- 湘菊:代表自然之美,清新脱俗。
- 寒泉:象征纯净、简单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闲云”象征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自由与无拘束
C. 哀愁的心情 -
诗人对“肉食”的态度是? A. 积极向往
B. 反思与批判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湘菊”最能代表什么? A. 物质享乐
B. 自然的清新
C. 时代的变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自和山房十咏》与陶渊明的《饮酒》均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前者更倾向于对现实的反思,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李曾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