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送王琪》

时间: 2025-01-27 04:04:41

江南二月草青青,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只知七日哭秦庭。

意思解释

走笔送王琪

作者: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江南二月草青青,
送子归时已满汀。
谁信而今有忠义,
只知七日哭秦庭。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的二月,草木青翠,
送别的时候,水边已经满是草地。
谁能相信如今还有忠义之人,
人们只知道在秦庭哭泣七天。


注释:

  • 江南: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名词,指长江以南的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 二月:农历二月,春季,万物复苏的时节。
  • 草青青:描绘春天草木生长茂盛的景象。
  • 送子:送别年轻人,通常指行将远行的朋友或亲人。
  • :水边的沙洲或小岛。
  • 忠义:古人所推崇的品德,指忠诚与义气。
  • 秦庭:指秦朝的皇宫,因其历史上对忠臣的迫害而成为忠义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作品多涉及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王琪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忠义的思考。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忠义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但诗人却感到失望。


诗歌鉴赏:

《走笔送王琪》以江南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透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忠义的深刻思考与失落感。开头的“江南二月草青青”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了友人离去时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转向了一种对人情冷漠的自省。“谁信而今有忠义”,似乎在感叹当时社会对忠义的漠视与怀疑,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无奈与失望。他通过“只知七日哭秦庭”的对比,暗示了人们对忠义的追念与现实的残酷,表现出一种人心的变迁和对理想的失落。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社会价值观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忠义的追求与失落之间的矛盾,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南二月草青青: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出生机与活力。
  2. 送子归时已满汀:送别的时刻,水边的草已生长得茂盛,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
  3. 谁信而今有忠义:对忠义的怀疑,表达了对当下人心浮躁的失望。
  4. 只知七日哭秦庭:人们只是追念过往的忠义,却对现实的忠义缺乏关注。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中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与象征:春天的草木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秦庭则象征着忠义的历史沉痛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忠义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人心的变迁和对理想的追念,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温柔与美好。
  • 二月:代表新的开始和希望。
  • 草青青: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 秦庭:忠义的象征,历史的回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长江以北
    • B. 长江以南
    • C. 黄河流域
    • D. 西北地区
  2. 诗中提到的“忠义”主要指什么?

    • A. 忠诚与正义
    • B. 财富与权力
    • C. 名声与地位
    • D. 友情与爱情
  3. 诗中“七日哭秦庭”指的是对什么的追念?

    • A. 友情
    • B. 忠义
    • C. 爱情
    • D. 家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赠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涉及送别之情,然王勃的笔调更为豪放,与梅尧臣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