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
时间: 2025-01-26 06:20: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辟尘当以犀,濯缨当以水。
龟堂一炷香,世念去如洗。
人生天地间,太仓一稊米。
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
孰能从我游,趺坐燔柏子。
夜半清磬声,悠然从定起。
白话文翻译:
清理尘世的烦恼应像犀牛一样坚定,浸洗衣缨则要用水流。
在龟堂中点一炷香,世间的思念如同被洗净一样。
人生在天地之间,犹如太仓里的稻米那样微不足道。
真是可悲啊,自己却毫无觉悟,辛辛苦苦直到死去!
谁能与我一起游玩,坐在燃烧柏木的地方。
午夜时分,清脆的磬声响起,我悠然从沉静中苏醒。
注释:
- 辟尘:清除尘世烦恼。
- 犀:犀牛,象征坚韧。
- 濯缨:洗涤衣缨,象征清洁心灵。
- 龟堂:古代文人雅士的居所,象征清静。
- 一炷香:点燃的香,代表追求内心的宁静。
- 太仓:指贮粮的仓库,象征微小与渺小。
- 役役:辛劳,形容日常的辛苦。
- 趺坐:盘坐,指静坐冥思。
- 燔柏:燃烧的柏木,常用作祭祀。
- 清磬声:清脆的磬音,象征心灵的觉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多以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反思著称,风格豪放激昂,语言简练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劳碌无意义的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出陆游深刻的哲理思考与对人生的反省。开头便以“辟尘当以犀,濯缨当以水”引入,强调清理心灵与外在的烦恼,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接着,诗人以“人生天地间,太仓一稊米”比喻人生的渺小,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感慨,令人深思。诗中“哀哉不自悟,役役以至死”的句子更是直接揭示了人们在忙碌生活中常常迷失自我,直到生命尽头仍未能觉悟的悲剧。
而后,诗人引入“孰能从我游”的提问,寄托了他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表达了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最后,“夜半清磬声,悠然从定起”则揭示了在宁静中获得内心的觉醒和启迪。整首诗以清雅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相结合,展示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辟尘当以犀:清除世俗烦恼要像犀牛般坚定。
- 濯缨当以水:洗涤衣缨应当用清水,象征内心的洗涤。
- 龟堂一炷香:在理想的环境中点香,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世念去如洗:世间的忧虑如同被洗净,寓意心灵的解脱。
- 人生天地间,太仓一稊米:人生在天地间,就像仓库里的稻米,微不足道。
- 哀哉不自悟:可悲的是自己却毫无觉悟,辛苦到老。
- 孰能从我游:谁能与我一起游玩,表现渴望同道之情。
- 趺坐燔柏子夜半清磬声:夜半时分,坐于燃烧的柏木旁,听清磬声。
- 悠然从定起:在宁静中觉醒,反映出心灵的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太仓一稊米”,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生的渺小。
- 对仗:如“辟尘当以犀,濯缨当以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香、磬声等意象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觉醒。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反映了对世俗繁忙的批判,强调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与对理想生活的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犀牛:象征坚定与清净。
- 水:象征生命与洗涤。
- 香:象征对宁静的追求。
- 米:象征人生的渺小与无常。
- 柏木:象征坚韧与祭祀。
- 磬声:象征内心的觉醒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辟尘当以犀”中的“犀”象征什么?
- A. 软弱
- B. 坚定
- C. 清净
- D. 浮躁
-
诗中“太仓一稊米”比喻什么?
- A. 人生的奢华
- B. 人生的渺小
- C. 人生的富饶
- D. 人生的快乐
-
“夜半清磬声”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忧愁
- B. 觉醒
- C. 失落
- D. 迷惘
答案:
- B. 坚定
- B. 人生的渺小
- B. 觉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陆游与苏轼的诗作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对世俗的放下与内心的追求,而苏轼则常带有对人生无常的洒脱与豁达。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前者更显沉重,后者则更加轻盈。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