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45:23

忧国心如奔马,勤王笔有奇兵。

一旦立诛祸乱,千载坐视太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述怀二首 其一 忧国心如奔马,勤王笔有奇兵。 一旦立诛祸乱,千载坐视太平。

白话文翻译:

我忧国忧民的心情如同奔腾的马儿,用笔作为勤王的奇兵。 一旦能够平定祸乱,便能千载静观太平盛世。

注释:

  • 忧国心如奔马:形容忧国忧民的心情非常急切,如同奔腾的马儿。
  • 勤王笔有奇兵:勤王指为国效力,笔比喻文人的武器,奇兵指出奇制胜的手段。
  • 一旦立诛祸乱:一旦指立刻,立诛指立即平定。
  • 千载坐视太平:千载指长久的时间,坐视指静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宗泽(1060-1128),字汝霖,宋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北宋末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多次被贬,后在靖康之变后积极抗金,多次上书请求北伐,但未被采纳。宗泽的诗作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宗泽在北宋末年,面对国家内忧外患,自己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情况下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诗歌鉴赏: 宗泽的这首《述怀二首 其一》深刻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首句“忧国心如奔马”,以奔马喻心情之急切,形象生动。次句“勤王笔有奇兵”,将笔比作奇兵,展现了文人以笔为剑的豪情。后两句“一旦立诛祸乱,千载坐视太平”,则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一旦平定祸乱,便能长久享受太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宗泽的爱国情怀和文人风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忧国心如奔马”:这句诗通过比喻,将忧国忧民的心情比作奔腾的马儿,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急切和不安。
  • “勤王笔有奇兵”:这句诗中的“勤王”指为国效力,“笔有奇兵”则比喻文人的笔如同出奇制胜的兵器,展现了诗人以文报国的决心。
  • “一旦立诛祸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立即平定国家祸乱的愿望,体现了他的果断和坚决。
  • “千载坐视太平”:这句诗中的“千载”指长久的时间,“坐视太平”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太平盛世的静观和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忧国心如奔马”,将心情比作奔马,形象生动。
  • 拟人:如“勤王笔有奇兵”,将笔拟人化为奇兵,赋予了笔以生命和力量。
  • 对仗:如“一旦立诛祸乱,千载坐视太平”,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对太平盛世的渴望。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诗人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文人风骨,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奔马:象征急切和不安的心情。
  • 笔:象征文人的武器和报国的工具。
  • 祸乱:象征国家的危机和动荡。
  • 太平:象征国家的安定和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忧国心如奔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2. 诗中的“勤王笔有奇兵”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文人以笔为剑 B. 文人以笔为生活 C. 文人以笔为娱乐 答案:A

  3. 诗中的“千载坐视太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国家的危机 B. 国家的安定 C. 国家的动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飞《满江红·写怀》:表达了岳飞抗金救国的决心和豪情。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诗词对比:

  • 宗泽的《述怀二首 其一》与岳飞的《满江红·写怀》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报国的决心,但宗泽的诗更多了一份文人风骨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宗泽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家,包括宗泽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