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着人疑不热,集草讶无烟。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萤火虫的情景:人们看到萤火虫时,误以为天气不热,草丛中没有烟雾,萤火虫飞到灯下却变得昏暗,然后又飞回雨中点亮。
注释:
- 着人:这里可以理解为“引起人们的注意”。
- 疑不热:让人怀疑天气并不炎热,指的是萤火虫的活动让人感到清凉。
- 集草:聚集在草丛中,形容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
- 讶无烟:令人惊讶的是,草丛中并没有烟雾。
- 到来灯下暗:飞到灯下却显得暗淡无光。
- 翻往雨中然:又飞回雨中,点亮小小的光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绎,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感,融汇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美好,借助萤火虫的形象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咏萤火诗》通过萤火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诗中,萤火虫的微弱光芒与周遭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渺小。诗的开头用“着人疑不热”引入,传达出一种生动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夏夜的凉意与宁静。接着,通过“集草讶无烟”的描绘,诗人似乎在表达对自然环境的赞叹与好奇。最后两句“到来灯下暗,翻往雨中然”则展现了萤火虫在灯下的失落与在雨中重新点亮的希望,暗示着生命虽有起伏,但依然充满可能与美好。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出深邃的哲理,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着人疑不热:通过萤火虫的出现让人感到夏夜的凉意,似乎打破了炎热的印象。
- 集草讶无烟:萤火虫聚集在草丛中,意外地发现草丛中无烟雾,表现了自然的纯净。
- 到来灯下暗:萤火虫飞向灯光,反而失去了光彩,暗示环境的影响。
- 翻往雨中然:再飞回雨中,点亮生命的希望,表明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生命依旧能绽放光芒。
修辞手法:
- 比喻:萤火虫的光比作希望的象征,展现生命的璀璨与脆弱。
- 拟人:萤火虫被赋予生命的情感,使其飞翔的动作更具生动性。
- 对仗:诗句中的对仗使得节奏感增强,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萤火虫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起伏的理解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萤火虫: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希望,代表着美好与纯真。
- 灯光:象征着人类的文明与温暖,同时也暗示着对自然的干扰。
- 雨中:代表着自然的洗礼与重生,象征着生命的再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着人疑不热”是什么意思? A. 人们感到炎热
B. 人们觉得凉爽
C. 人们对天气的感到困惑
D. 人们在灯下聚集 -
诗中萤火虫飞到灯下的结果是什么? A. 变得更加明亮
B. 显得暗淡
C. 飞走
D. 停在灯下 -
诗中“翻往雨中然”暗示了什么? A. 失去希望
B. 回归自然
C. 寻找光明
D. 感到孤独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对过往的思索和怀念。
- 《春夜喜雨》:写雨夜中自然的变化,形成了与本诗相似的清新意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人萧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