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癸未1943冬,在金粉酒家画凤凰厅壁画,闻歌有感》
时间: 2025-02-04 16:14: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癸未1943冬,在金粉酒家画凤凰厅壁画,闻歌有感
作者: 喻蘅
一脉青溪缓缓流。琼枝璧月溢歌喉。
天荒地老宁无恨,国破城春恁解愁。
人不语,泪空流。调朱研碧画樊楼。
可怜金粉销残夜,梦断东南小九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条青溪缓缓流淌,琼枝上明月映照着歌声。
即使天荒地老,也绝不怀有怨恨;即使国家破败,春天依然可以解愁。
人们无言,泪水悄然流下;朱红的颜料和碧绿的色彩在画楼上调和。
可怜那些金粉在残夜中消逝,梦已经破碎在东南的小九州。
注释:
字词注释:
- 琼枝:玉石般的树枝,形容美丽的景物。
- 璧月:玉石般的明月,形容明亮的月光。
- 天荒地老:形容时间的久远。
- 国破城春:指国家破碎,城市却仍有春意,表达一种无奈的感叹。
- 调朱研碧:调和朱红和碧绿的颜料,形容绘画的过程。
- 金粉:指用于装饰的金色粉末,象征奢华与美丽。
典故解析:
“天荒地老”是古诗中常用的词语,意指时间的无尽与久远,其意在于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一典故来反映自己对国家破碎的深切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喻蘅(本名喻明,字甫之),近代女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她的诗歌多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柔美而深沉。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1943年,背景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动荡、社会不安。诗人通过在金粉酒家作画时产生的感触,抒发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内心感受。开篇“一脉青溪缓缓流”,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优美,似乎与诗人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诗人通过“琼枝璧月溢歌喉”将美好的景象与音乐的悦耳结合,营造出一种沉浸在美丽与悲哀之间的氛围。
“天荒地老宁无恨,国破城春恁解愁”两句,表达了尽管国家遭受破坏,诗人仍希望在春天中找到一些慰藉,流露出对生活的执着与坚韧。最后的“梦断东南小九州”则暗示着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深邃,意象更加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脉青溪缓缓流:描绘出一幅静谧的自然画面,象征着生活的流逝。
- 琼枝璧月溢歌喉:美好的景象使人心生愉悦,但也带来一丝凄凉。
- 天荒地老宁无恨:表达对时间无尽流逝的感叹,尽管经历了苦难,但心中无怨恨。
- 国破城春恁解愁:即使国家破碎,春天的美好依旧能带来些许安慰。
- 人不语,泪空流:无言的悲伤与眼泪,流露出内心的苦闷。
- 调朱研碧画樊楼:绘画的过程象征着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 可怜金粉销残夜:象征着繁华的消逝,梦境的破灭。
修辞手法:
- 比喻:青溪与人生的比拟,表达人生的流逝与静谧。
- 对仗:如“调朱研碧”与“可怜金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泪空流”来表达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深沉的人生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溪:象征自然与生命的流动。
- 琼枝璧月:美好、纯洁的象征,代表诗人对美的向往。
- 金粉:奢华与消逝,象征失去的美好。
- 东南小九州:象征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体现诗人对家国的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脉青溪缓缓流”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A. 瀑布
B. 小溪
C. 大海 -
“国破城春恁解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期待
B. 对国家破败的无奈与希望
C. 对个人命运的绝望 -
诗中的“金粉”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消逝的美好
C. 光辉的未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样表达对失去的感慨与思索。
- 杜甫《春望》:反映战乱中的思乡之情,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喻蘅《鹧鸪天》与李白《将进酒》:两首诗都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悟,但喻蘅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与对美的追求,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与洒脱,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喻蘅诗歌全集》
通过以上的展示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理解《鹧鸪天》的诗意与情感,感受喻蘅在那个动荡时代中所流露出的深邃思考与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