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2-04 16:14: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李公昴 〔宋代〕
重著夹罗犹怯冷。
隔帘拜祝团圆镜。
取片龙涎安古鼎。
香阖静。
横窗写出梅花影。
寒鹊颤枝飞不定。
回纹刺就更筹永。
小玉欣眠呼不醒。
霜气紧。
丽谯吹动梅花引。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天气中,重披的衣服依然让我感到冷。
隔着帘子向团圆的镜子拜祝。
取一片龙涎香放在古鼎中,香气弥漫而宁静。
窗外映出梅花的影子。
寒鹊在树枝上颤动,飞得不太稳定。
回纹的刺绣更显得永久的美好。
小玉沉沉入睡,叫也叫不醒。
霜气逼人,
丽谯的吹声引动了梅花的香气。
注释:
- 夹罗:一种轻薄的衣服,这里指重叠穿着的衣物。
- 龙涎:龙涎香,古时用于香料的一种珍贵物质。
- 古鼎:古代的鼎,象征着吉祥和富贵。
- 寒鹊:冬天飞来的喜鹊,象征寒冷和孤独。
- 小玉:指诗中的人物,可能是指小姑娘的名字或代称。
- 丽谯:指美丽的楼阁或亭子,可能是音乐声的来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公昴,宋代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感情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可能通过描写冬季的景象与情感,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诗歌鉴赏: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温暖的对比。诗中的“重著夹罗犹怯冷”,以“冷”字开篇,直接引入冬季的寒冷氛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情感。接着“隔帘拜祝团圆镜”,则通过对团圆的祝福,渗透出对温暖、团聚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在意象构建上,诗中多次提及梅花、寒鹊等元素,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映射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而寒鹊则通过其在寒风中颤动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孤独和不安的情绪。此外,“小玉欣眠呼不醒”的描写,似乎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被现实的寒冷所压制,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整首词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融入了对人情的思考与感慨,既有对寒冷冬季的真实刻画,也有对生命温暖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著夹罗犹怯冷:即使重披衣物,仍感到寒冷,表现了冬日的刺骨寒意。
- 隔帘拜祝团圆镜:在帘子后向镜子致以团圆祝福,隐喻对团聚的渴望。
- 取片龙涎安古鼎:取龙涎香放入古鼎,象征珍贵的香气与宁静的内心。
- 香阖静:香气弥漫,环境安静,营造出一种平和的氛围。
- 横窗写出梅花影:窗外的梅花影子传达出冬日的美丽与孤独。
- 寒鹊颤枝飞不定:寒鹊在树枝上颤动,象征着不安与寒冷。
- 回纹刺就更筹永:刺绣的细致与美好,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
- 小玉欣眠呼不醒:小玉沉睡,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能被现实所压制。
- 霜气紧:霜气逼近,表现出严寒的环境。
- 丽谯吹动梅花引:美丽的楼阁中传出的音乐声,唤起了梅花的香气,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涎”比喻珍贵的香气,增强了作品的意象。
- 拟人:寒鹊的颤动描写,使其富有生命力,增强情感的表现。
- 对仗:如“重著夹罗”和“隔帘拜祝”,形成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冬季寒冷的感受和对温暖人情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和坚韧,代表生命的顽强。
- 寒鹊:象征孤独与不安,传达冬日的寒冷与孤寂。
- 龙涎:象征珍贵,暗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小玉:代表对青春和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公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寒鹊颤枝飞不定”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安
C. 忧伤
D. 希望 -
“香阖静”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龙涎香
C. 食物香
D. 烟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注重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 《静夜思》:以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对亲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公昴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