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治中之信州》

时间: 2024-09-19 21:34:58

冰玉古溪山,治中今士元。

邦人敬文简,道化望曾孙。

朱子书堂在,东莱讲席存。

十年儒道晦,此日啼登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刘治中之信州 谢枋得 〔宋代〕 冰玉古溪山,治中今士元。 邦人敬文简,道化望曾孙。 朱子书堂在,东莱讲席存。 十年儒道晦,此日啼登门。

白话文翻译:

在这古老的溪山之间,清澈如冰玉般的环境中,治理信州的刘治中,今日被尊称为士元。 当地的百姓尊敬文简(指刘治中),期待他的道德教化能影响后代。 朱子的书院依然存在,东莱的讲席也保留着。 十年来儒家的教义黯淡无光,而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注释:

  • 冰玉:形容溪山清澈如冰玉。
  • 治中:指刘治中,即诗中的主人公,信州的治理者。
  • 士元:对刘治中的尊称。
  • 文简:指刘治中的品德和治理能力。
  • 道化:道德教化。
  • 朱子书堂:指朱熹的书院,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儒家学者。
  • 东莱讲席:指东莱学派的讲席,东莱学派是宋代的一个儒家学派。
  • 儒道晦:指儒家教义在当时的社会中不被人重视,黯淡无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枋得是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为主。这首诗是他在送别刘治中前往信州任职时所作,表达了对刘治中的敬重和对儒家复兴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刘治中被任命为信州治理者时所作,谢枋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刘治中的敬意,并期待他能带来道德教化的复兴,特别是在儒家教义日渐衰微的背景下,诗人对刘治中的期望更加迫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刘治中的赞美和对儒家复兴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道德教化的重视。诗中“冰玉古溪山”描绘了信州的自然环境,清新脱俗,与刘治中的品德相映成趣。“朱子书堂在,东莱讲席存”则暗示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尽管儒道晦暗,但仍有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刘治中的深厚敬意和对儒家文化复兴的殷切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冰玉古溪山”描绘了信州的自然美景,比喻刘治中的清廉和高洁。
  • 第二句“治中今士元”直接称呼刘治中,表达了对他的尊敬。
  • 第三句“邦人敬文简,道化望曾孙”表达了当地人对刘治中的敬仰和他对后代的期望。
  • 第四句“朱子书堂在,东莱讲席存”提到了儒家文化的传承,暗示了对儒家复兴的期待。
  • 第五句“十年儒道晦,此日啼登门”总结了儒家教义的衰微和今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冰玉古溪山”用冰玉比喻溪山的清澈。
  • 对仗:“朱子书堂在,东莱讲席存”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刘治中的品德和期待儒家文化的复兴。诗人通过对刘治中的赞美,表达了对道德教化的重视和对儒家文化传承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冰玉:象征清澈和高洁。
  • 古溪山:象征古老和宁静。
  • 朱子书堂:象征儒家文化的传承。
  • 东莱讲席:象征儒家学派的讲学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治中”指的是谁? A. 谢枋得 B. 刘治中 C. 朱熹 答案:B

  2. “朱子书堂在”中的“朱子”指的是谁? A. 朱熹 B. 朱自清 C. 朱德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东莱讲席”与哪个学派有关? A. 儒家 B. 道家 C. 佛家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朱熹对儒家学问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反映了陆游对时政的关切和对儒家理想的坚持。

诗词对比:

  • 朱熹的《观书有感》与谢枋得的《送刘治中之信州》都体现了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传承的期待。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与谢枋得的《送刘治中之信州》都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和对道德教化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谢枋得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是研究宋诗的重要参考书。
  • 《朱子全书》:朱熹的著作集,对理解朱熹的思想和儒家文化有重要价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对理解谢枋得的诗歌背景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