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时间: 2025-01-11 11:15:49

山前乳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作者: 苏轼

山前乳水隔尘凡,
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
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
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
永随二子脱讥谗。

白话文翻译:

在山前乳白的溪水把尘世隔开,
山上的仙风在桧树和杉树间轻舞。
细小的龙鳞在乱石间生长,
团团羊角在空岩上旋转。
冯夷的洞府不是用梁和栋建成的,
抵御敌人的车舆已然谢绝了驾驭之声。
世事日渐艰难我想要离去,
愿永远跟随你们二位脱离讥讽和谗言。

注释:

  • 乳水:指的是清澈的溪水,形容如乳般洁白。
  • 冯夷: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象征着隐逸的生活方式。
  • 二子:指的是诗人心怡的隐士朋友,可能特指李白或其他同道中人。
  • 御寇:抗击敌人的战车,象征着社会动荡或战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气势,也有细腻派的情感,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正值他遭遇政治打压和流放的时期。诗中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作为引子,描绘了一个理想的隐逸之地。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山前的溪水和山上的仙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下来的“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暗示着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冯夷窟宅非梁栋”一句巧妙地借用传说中的隐士冯夷,强调了隐士生活的非物质基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脱与不屑。后面的“世事渐艰吾欲去”,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失望,渴望逃避纷扰的心情愈加明显。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也使得诗意更加丰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自由、隐逸和对世俗烦扰的逃避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前乳水隔尘凡:描绘自然的清澈和纯净,与世俗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2. 山上仙风舞桧杉:通过风与树的舞动,展现出一种灵动的自然景象。
  3. 细细龙鳞生乱石:比喻自然生命的顽强,表现出一种生机。
  4. 团团羊角转空岩:暗示着自然中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5. 冯夷窟宅非梁栋:强调隐逸生活的超脱与高洁。
  6. 御寇车舆谢辔衔:象征着对权力和战争的拒绝。
  7. 世事渐艰吾欲去:直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的愿望。
  8. 永随二子脱讥谗:向往与志同道合者共度隐逸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鳞”、“羊角”来描绘自然景象,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重复相似的句式,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心灵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乳水:象征纯洁与自然。
  • 龙鳞:象征生命的力量和奇迹。
  • 羊角:象征自然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 冯夷:象征隐逸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乳水”象征什么?

    • A. 污浊
    • B. 纯洁
    • C. 暴风
    • D. 灼热
  2. “冯夷窟宅”指的是什么?

    • A. 豪华的房屋
    • B. 隐士的居所
    • C. 战士的营地
    • D. 市井生活
  3.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

    • A. 失望与逃避
    • B. 无所谓
    • C. 迎接挑战
    • D. 享受生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与《风水洞二首》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但李白的诗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平静。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