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林景参梅屿》

时间: 2025-01-11 21:03:26

结庐分得雁山云,屿上梅花是四邻。

水月一天芗世界,冰霜千古玉精神。

短檠夜雨西窗梦,长铗秋风北塞尘。

我亦烟波纶钓侣,与君同作岁寒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赋林景参梅屿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结庐分得雁山云,屿上梅花是四邻。
水月一天芗世界,冰霜千古玉精神。
短檠夜雨西窗梦,长铗秋风北塞尘。
我亦烟波纶钓侣,与君同作岁寒人。

白话文翻译:

在雁山的云雾中,我建了一座茅庐,周围的梅花开满了四邻。
水面和月光交相辉映,宛如一个清新的世界;冰霜和岁月交融,犹如永恒的玉石精神。
短檠下的夜雨让我在西窗中做梦,长铗迎着秋风,带走北塞的尘土。
我也愿意在烟波中钓鱼,与君同作岁寒时节的朋友。

注释:

字词注释:

  • 结庐: 建造茅屋。
  • 分得: 分开得到,意指在此处拥有。
  • 屿: 岛屿,指水中的小岛。
  • 芗世界: 形容清新的美好世界,芗为香草,寓意美好。
  • 短檠: 短的灯笼。
  • 西窗梦: 指在西窗下做的梦。
  • 长铗: 长剑,象征英勇。
  • 岁寒人: 寒冬中依然坚守的人,象征坚贞不移的友谊。

典故解析:

  • 岁寒人: 典出《论语》,寓意在艰难时刻依然保持品质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宋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隐居之际,描绘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赋林景参梅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邃思考。开篇以“结庐分得雁山云”引入,描绘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诗人以“雁山云”作为背景,寓意着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紧接着的“屿上梅花是四邻”,则表现出一种团结和谐的邻里关系,梅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显示出诗人的道德追求。

诗中“水月一天芗世界”,描绘了水面与月光交融的美好景象,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而“冰霜千古玉精神”则暗含着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在历经风霜后依然保持的高洁精神。

后半部分的“短檠夜雨西窗梦”,表达了在静谧环境中对往事的追忆,给人以温暖的感觉;“长铗秋风北塞尘”则展示了面对外部世界的决然态度,象征着诗人不惧风尘,勇于面对生活的勇气。最后一句“我亦烟波纶钓侣,与君同作岁寒人”将友谊与共鸣提升至一个崇高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表达了对心灵自由与友谊的追求,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结庐分得雁山云: 描述在雁山的环境中建立了茅屋,体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
  • 屿上梅花是四邻: 梅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 水月一天芗世界: 水面与月光的交融,形成了一个理想的世界。
  • 冰霜千古玉精神: 冰霜象征着历经磨难后的坚韧,玉则代表美德。
  • 短檠夜雨西窗梦: 在雨夜中做梦,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长铗秋风北塞尘: 在秋风中,象征一种远离尘世的情怀。
  • 我亦烟波纶钓侣: 抒发与友人一起嬉戏于水波中的惬意。
  • 与君同作岁寒人: 与友共度寒冷的岁月,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水月一天”比喻理想境界的美好。
  • 拟人: “夜雨”似乎在讲述故事,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 “短檠夜雨”与“长铗秋风”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高洁与友谊的象征。
  • 水月: 代表理想的境界与内心的宁静。
  • 冰霜: 生命的坚韧与精神的永恒。
  • 烟波: 代表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高洁的品格
    B. 友情
    C. 自由
    D. 以上皆是

  2. “我亦烟波纶钓侣”中的“烟波”指的是什么?
    A. 烟雾
    B. 水波
    C. 天空
    D. 大海

  3. 诗人对“岁寒人”有何寄托?
    A. 孤独
    B. 坚贞的友谊
    C. 生活的悲哀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孟浩然
  • 《梅花》 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梅花》: 以梅花为主题,强调坚韧不拔的品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