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月凝霜。精神好处,曾悟花光。
带雪煎茶,和冰酿酒,聊润枯肠。
看花小立疏廓。道是雪如何恁香。
几度巡檐,一枝清瘦,疑在蓬窗。
白话文翻译
月光清冽,霜气凝重。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中,我曾经领悟到花的光彩。
用雪煮茶,冰酿酒,聊以滋润干枯的心肠。
看那花儿微微站立,疏朗的样子。让人不禁想到,雪怎么会如此香。
我在屋檐下走了几次,发现一枝清瘦的花,仿佛是出现在蓬窗里。
注释
- 沁月:清冷的月光。
- 凝霜:凝聚的霜气,指寒冷的天气。
- 精神好处:指心情愉悦,状态良好。
- 悟:领悟、领会。
- 煎茶、酿酒:指酿造和泡制饮品,象征生活的雅趣。
- 润枯肠:滋润干枯的心灵,抒发情感。
- 疏廓:形容花的姿态疏朗、高远。
- 恁香:这样香,表现惊讶和赞美。
- 巡檐:在屋檐下走动。
- 清瘦:苗条、纤细的样子。
- 蓬窗:窗户上覆盖着蓬草,表示一种隐秘和幽静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允平是宋代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象,关注个人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柳梢青》创作于一个清冷的冬夜,诗人身处宁静的环境中,借助月光和霜气,感悟生活的美好与孤寂。诗中描绘的雪、茶、酒等元素,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歌鉴赏
陈允平的《柳梢青》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诗歌以清冷的月光和凝重的霜气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前两句中,诗人提到“曾悟花光”,表明在这种恬静的心境中,他获得了一种对花朵美丽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以“带雪煎茶,和冰酿酒”描绘了自己的生活情趣。用雪和冰来制作饮品,不仅显示出冬季的寒冷,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独特的品味与追求。这里的“聊润枯肠”,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坦诚地展现出来,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寻求情感慰藉的心情。
后面的描写则转向了对花的细致观察,“道是雪如何恁香”这一句,既是对雪香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感受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惊叹。而最后一句“一枝清瘦,疑在蓬窗”,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孤独,仿佛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抒发,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沁月凝霜:描绘了清冷的月光和凝聚的霜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精神好处,曾悟花光:表达了在这种氛围中,诗人心情愉悦,并领悟到花的美丽。
- 带雪煎茶,和冰酿酒: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使用雪和冰来制作饮品,体现出独特的雅趣。
- 聊润枯肠: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生活中找到情感的慰藉。
- 看花小立疏廓:对花的细致观察,表现出一种清新疏朗的美感。
- 道是雪如何恁香:对雪香的惊叹,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
- 几度巡檐:表现诗人在屋檐下徘徊的状态,暗示孤独。
- 一枝清瘦,疑在蓬窗:最后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惆怅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与茶、冰与酒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 拟人:花被赋予了人的姿态,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孤独与渴望交织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清明的心境。
- 霜气:暗示寒冷的环境,反映内心的孤独。
- 雪、冰:象征纯洁与冷漠,表现生活中的雅趣。
- 花:象征美丽与生命的脆弱。
- 蓬窗:隐喻一种隐秘、安静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带雪煎茶,和冰酿酒”,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寒冷
B. 生活情趣
C. 忧伤
D. 喜悦 -
填空题:诗中“看花小立疏廓”中的“疏廓”指的是花的___。
-
判断题: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孤独的反思。 (对/错)
答案
- B
- 姿态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与情感的抒发。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
诗词对比
- 《柳梢青》与《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但《柳梢青》更侧重于冬季的宁静与孤独,而《如梦令》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情感的波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允平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