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时间: 2025-01-22 15:35:05

西北有神州。

曾倚斜阳江上楼。

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

载泪东风洒汴流。

何事却狂游。

直驾驴东渡白沟。

自古幽燕为绝塞,休愁。

未是穷荒天尽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汪梦斗 〔宋代〕

西北有神州。曾倚斜阳江上楼。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载泪东风洒汴流。何事却狂游。直驾驴东渡白沟。自古幽燕为绝塞,休愁。未是穷荒天尽头。

白话文翻译

西北方有个神州,我曾在斜阳下的江楼上倚靠。遥望淮南的山影,心中无奈,泪水随着东风洒落在汴水上。为什么我还要在此狂游?我想骑驴东渡白沟。自古以来,幽燕地区就被视为绝塞之地,不必担忧,这里并不是穷困荒凉的尽头。

注释

  • 神州:指中国,常用来表示祖国的美好。
  • 斜阳: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惆怅。
  • 目断:目光所及的地方,表示遥远。
  • 淮南山一抹:指的是远方的淮南山,只能看到一小部分。
  • 载泪:带着泪水,表达离愁别绪。
  • 狂游:指无目的地游荡,表现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 绝塞:指偏远、闭塞的地方。
  • 穷荒:形容贫困和荒凉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幽燕:指的是古代的幽州和燕州,历史上被认为是边陲地区,常与孤独和困境相关联。
  • 白沟:可能指代一条水流,象征着道路和行程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梦斗(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故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初入都门之际,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一个游子在繁华都市与故乡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以清晰的意象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游子初入都门的复杂心境。开篇“西北有神州”即指归属感与家国情怀,接着以“斜阳江上楼”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然而随之而来的“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则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迷茫。诗人在远离故乡的路上,虽身处繁华,却难掩对故土的思念。

“载泪东风洒汴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与东风相伴,流向汴水,暗示着游子心中对故乡的泪水与不舍。而后“何事却狂游”则显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与无奈,游子的心灵在城市的喧嚣中显得格外孤独。

最终,诗人以“自古幽燕为绝塞,休愁”来安抚自己的情绪,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希望与勇气,暗示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并非人生的尽头。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又有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现了游子特有的心灵风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北有神州: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标志着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 曾倚斜阳江上楼:通过描写曾经的宁静时光,反衬出现状的孤独。
  • 目断淮南山一抹,何由: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与无可奈何的心情。
  • 载泪东风洒汴流:通过“泪水”与“东风”的结合,增强情感的渲染力。
  • 何事却狂游:疑惑与迷茫,反映出游子的心境。
  • 直驾驴东渡白沟:渴望逃离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 自古幽燕为绝塞,休愁:对未来的希望,强调内心的坚韧与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目断淮南山一抹”形象化了诗人的远望与思念。
  • 拟人:如“载泪东风”,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游子在繁华都市与故乡之间的心理矛盾,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展现了游子特有的孤独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州:象征祖国的美好与归属感。
  • 斜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东风:象征着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 白沟:隐喻人生的道路与旅程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北有神州”中的“神州”指的是哪里?

    • A. 日本
    • B. 中国
    • C. 韩国
  2. “目断淮南山一抹”中“淮南”是指哪个地方?

    • A. 淮河南岸
    • B. 淮河北岸
    • C. 淮南市
  3. 诗中提到的“幽燕”指的是哪一地区?

    • A. 辽宁
    • B. 河北
    • C. 吉林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的《夜泊牛津寺》: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异地对兄弟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汪梦斗的《南乡子》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汪梦斗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对未来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月光的沉思与乡愁的直接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