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时间: 2025-01-10 22:02:12

别恨绵绵。

屈指三年。

再相逢、情分依然。

君初霜鬓,我已华颠。

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

小庭幽槛,菊蕊阑斑。

近清宵、月已婵娟。

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恨绵绵。屈指三年。再相逢情分依然。君初霜鬓,我已华颠。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小庭幽槛,菊蕊阑斑。近清宵月已婵娟。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白话文翻译:

离别的怨恨绵延不绝,算算已经三年了。再一次相逢,情谊依旧。你刚刚出现白发,我却已然满头白发。更何况在这三年里,有多少无奈之恨,难以言表。小小的庭院,幽静的栏杆,菊花的花瓣斑斑点点。月亮在清夜中已显得明亮而美好。不要去思念身外的事,且在酒樽前畅饮吧。愿花常盛开,人常健康,月常圆满。

注释:

  • 别恨绵绵:指离别后的思念和怨恨无尽无休。
  • 屈指三年:用手指算,形容时间的流逝。
  • 霜鬓:头发泛白,形容老去。
  • 华颠:华是指白发头顶,颠是指头顶,形容年老。
  • 不堪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痛苦。
  • 幽槛:幽静的栏杆。
  • 菊蕊阑斑:菊花的颜色斑驳。
  • 清宵月已婵娟:清亮的夜晚,月亮显得格外美丽。
  • 斗樽:举杯畅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端礼,字景纯,号山隐,宋代诗人,以其婉约的词风和深厚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生的无常与感伤,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行香子》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离别与相聚的主题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这首词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行香子》是一首抒情词,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开头“别恨绵绵”即引出主题,离别后的心绪如潮水般涌来,令人不胜其烦。三年的时间在指间流逝,重逢时的感慨更是让人深思:曾经的情谊似乎依旧,但人已不再。作者以“君初霜鬓,我已华颠”来对比自己与友人的变化,白发和岁月的痕迹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情。

在描写中,作者用“小庭幽槛,菊蕊阑斑”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近清宵月已婵娟”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眼前的美好。最后的祝愿“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美好生活和长久陪伴的渴望。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惋惜,也有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恨绵绵:开头即点明离别后的痛苦情感。
  2. 屈指三年:通过指算时间,强调时光的流逝。
  3. 再相逢情分依然:重逢时情感依旧,表现对友谊的珍视。
  4. 君初霜鬓,我已华颠:通过对比,表现岁月带来的变化。
  5. 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表达在这段时间中积累的无奈与痛苦。
  6. 小庭幽槛,菊蕊阑斑:营造出宁静的环境,暗含孤独感。
  7. 近清宵月已婵娟:夜晚的美丽,象征着安宁与希望。
  8. 莫思身外,且斗樽前:劝诫朋友珍惜眼前,不必过于忧虑。
  9. 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最终的美好祝愿,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君初霜鬓,我已华颠”,对比鲜明。
  • 比喻:用“月已婵娟”形容月亮的美丽,富有诗意。
  • 排比:最后一句的“愿”字三次,强调愿望的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离别与重聚”的主题,抒发了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与坚韧,常与思念相关联。
  • 月亮:象征团圆与美好,常用来寄托对人的思念。
  • 小庭幽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行香子》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a) 李白
    b) 杜甫
    c) 晁端礼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君初霜鬓,我已华颠”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年轻无忧
    b) 时光流逝
    c) 友情长存
    d) 离别痛苦

  3. “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中的“长”字有何含义? a) 短暂
    b) 永久
    c) 繁荣
    d) 变化

答案:

  1. c) 晁端礼
  2. b) 时光流逝
  3. b) 永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行香子》均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但李清照的词更具女性细腻情感,而晁端礼的词则更为沉郁。
  • 《水调歌头》则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时,更多地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广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