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牛山 其一
王冕
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
五柳低藏屋,三家自作村。
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
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境描绘了一幅乡村的宁静画面。断桥旁的山野各有色彩,曲折的小路通向柴门。五棵柳树低垂,遮掩着一所屋子,三户人家自成村落。人情风俗虽似乎相近,但各地却有不同的习俗。我年老无所事事,只能耕种土地,教导我的子孙们。
注释:
- 断桥:指的是一座有缺口的桥,象征着分隔或隔离。
- 柴门:指的是用柴木制成的门,常见于农村,给人一种朴素的生活气息。
- 五柳:指五棵柳树,柳树常常与乡村生活相联系,有着宁静柔和的象征。
- 自作村:表示三户人家自建的村落,展现了乡村的自给自足。
- 下里:指的是乡间或民间,常与上层社会对比。
- 东屯:指的是东边的屯落,暗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 生计:指生活的来源,维持生计的方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画家,以其山水画和诗歌著称。他生于贫寒之家,曾为官,但大多时间过着隐居的生活,作品多反映自然和农民生活,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
《黄牛山 其一》创作于王冕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该诗产生于元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恬淡生活,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冕的《黄牛山 其一》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诗的前两句“断桥分野色,曲径入柴门”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断桥似乎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曲径则引导读者步入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世界。
接下来的两句“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则反映了人情的温暖与乡土的独特,尽管乡村生活相似,但各地的风俗却各有千秋,展示了地方文化的多样性。
最后两句“我老无生计,耕耘教子孙”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晚年的无奈与责任,他虽然年老,但仍愿意耕作,为子孙传授耕作的智慧。这种情感既有对生活的接受,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朴实而真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描绘,传达出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示了王冕作为一位诗人的情感深度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断桥分野色:断桥旁的山野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描绘出自然的美。
- 曲径入柴门:小路蜿蜒曲折,通向柴木门,展现了乡村的宁静。
- 五柳低藏屋:五棵柳树低垂,遮掩着屋子,给人一种隐秘和安静之感。
- 三家自作村:三户人家独自建村,强调乡村生活的简单和自给自足。
- 人情同下里:乡村人情温暖,反映了人际关系的亲密。
- 风俗异东屯:尽管人情相似,但不同地区的风俗各有特色。
- 我老无生计:诗人年老,生活来源匮乏,表达出一种无奈感。
- 耕耘教子孙:他仍然坚持耕作,以教导后代,传承生活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桥”比喻与外界的隔离。
- 对仗:如“人情同下里,风俗异东屯”,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人情和风俗的思考,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断桥:象征人与自然的隔离与联系。
- 曲径:象征着乡村的宁静与隐秘。
- 五柳:代表乡村的自然风情,彰显出诗人的自然情怀。
- 柴门:象征着朴素与乡土气息。
- 耕耘:象征着辛勤与责任感,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断桥”象征什么?
A. 连接
B. 隔离
C. 美丽 -
“五柳低藏屋”中“五柳”指的是什么?
A. 五棵柳树
B. 五种植物
C. 五个家庭 -
作者在晚年生活状态如何?
A. 富有
B. 无生计
C. 忙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王冕的《黄牛山 其一》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有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冕更加强调了人情与生活的责任感,而陶渊明则更多描绘理想中的隐居生活。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冕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