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翁留饮酒》
时间: 2025-02-04 15:37: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翁留饮酒》
晓对山翁坐破窗,
地炉拨火两相忘。
茅柴酒与人情好,
萝卜羹和野味长。
外面干戈何日定,
前头尺寸逐时量。
而今难说山居稳,
飞马穷搜过虎狼。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对着山中老翁坐在破窗边,
地炉里的火焰轻轻拨动,心中两忘。
茅柴酿的酒和人情都非常好,
萝卜羹和野味的滋味也久久不忘。
外面战乱何时才能平息,
前方的事物总是随着时间而变化。
如今难以说出山中生活的安稳,
飞马在外奔波,遭遇虎狼的危险。
注释:
- 晓:清晨。
- 山翁:山里的老人,可能指代隐居的智者或乡野之人。
- 拨火:指调动炉火,意味着温暖和生活气息的延续。
- 茅柴酒:用茅柴酿制的酒,乡土气息浓厚。
- 萝卜羹:用萝卜做的汤,简单而朴素的饮食。
- 干戈:指战争、冲突。
- 尺寸:指小的事物,可能是比喻生活的琐事。
- 飞马:形容急速奔波的人或事。
- 虎狼:比喻凶险的环境或敌人。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飞马穷搜过虎狼”可以理解为表达生活中的艰辛与险恶,反映出作者对当下生活的忧虑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及创作较少资料,但其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情世故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动荡不安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现对战争与混乱的反思与忧虑。
诗歌鉴赏:
《周翁留饮酒》以清晨的宁静与山中老翁的闲适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与老人共饮的温馨场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诗中通过“茅柴酒”和“萝卜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淳朴的乡土气息,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透过窗外的“干戈”与“虎狼”,揭示了外界的动荡与危险,形成了内外对比,增强了诗的张力。在这安静的山居生活中,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未来不安的焦虑,体现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不拘一格,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也传达了对动荡社会的无奈与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晓对山翁坐破窗:清晨的宁静,诗人与山翁对坐,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
- 地炉拨火两相忘:暗示生活的简单与温暖,心中无忧。
- 茅柴酒与人情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酒是情感的媒介。
- 萝卜羹和野味长:简单的饮食象征着乡土生活的美好。
- 外面干戈何日定:表现出对外界动荡的担忧。
- 前头尺寸逐时量:生活琐事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
- 而今难说山居稳: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怀疑与不安。
- 飞马穷搜过虎狼:比喻生活的艰辛与外部环境的险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形成和谐的音韵。
- 比喻:将生活中的琐事比作“尺寸”,形象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
- 拟人:通过“拨火”表现出炉火的温暖与情感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绘与外部动荡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社会动乱的忧虑。诗人在享受简单生活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安,展现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山翁:象征隐逸生活与智慧。
- 茅柴酒:代表朴素的生活与人情味。
- 干戈:象征战乱与不安。
- 飞马:象征奔波与危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山翁”代表什么? A. 士大夫
B. 隐士
C. 商人 -
诗中提到的“茅柴酒”象征着什么? A. 富裕生活
B. 乡土情怀
C. 战争 -
诗人对外界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安然自得
B. 担忧与焦虑
C.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展现隐逸生活与对世事的思考。
- 《闲居》王维:描绘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诗意。
诗词对比:
- 陈著的《周翁留饮酒》与陶渊明的《饮酒》在对隐逸生活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陈著更多地反映了对外部动荡的忧虑,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