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阛阁》

时间: 2025-01-23 12:09:33

绝壑迎朱槛,高林拂画楹。

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

蜺彩缘云断,霞光射水明。

不须夸旷望,为语谢宣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阛阁 文同 〔宋代〕 绝壑迎朱槛,高林拂画楹。 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 蜺彩缘云断,霞光射水明。 不须夸旷望,为语谢宣城。

白话文翻译:

站在高阁之上,深谷的景色映入眼帘,红色的栏杆显得格外醒目。高大的树木轻轻拂过绘有图案的柱子。 拉开窗帘,可以看到远处的群山连绵不断,坐下来则是一片平坦的河流。 彩虹的光彩随着云彩的断裂而消失,晚霞的光芒照耀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明亮。 不需要夸耀这广阔的视野,只需告诉谢宣城这里的美景。

注释:

  • 绝壑:深谷。
  • 朱槛:红色的栏杆。
  • 画楹:绘有图案的柱子。
  • 千嶂:形容群山连绵。
  • 一川平:一片平坦的河流。
  • 蜺彩:彩虹的光彩。
  • 缘云断:随着云彩的断裂而消失。
  • 霞光:晚霞的光芒。
  • 射水明:照耀在水面上,显得明亮。
  • 谢宣城:可能是指诗人谢朓,因其曾任宣城太守。

诗词背景: 文同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这首诗通过描绘站在高阁上所见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友人的思念。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站在高阁之上,远眺自然景色,心生感慨,遂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阁为视角,描绘了深谷、高林、远山、平川以及彩虹和晚霞的美丽景色。诗中“绝壑迎朱槛,高林拂画楹”描绘了高阁的壮观,红色的栏杆与深谷形成鲜明对比,高大的树木轻轻拂过绘有图案的柱子,增添了诗意。“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则展现了远眺的广阔视野,群山连绵,河流平坦,给人以宁静与壮阔之感。最后两句“不须夸旷望,为语谢宣城”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谢宣城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首联“绝壑迎朱槛,高林拂画楹”:描绘了高阁的壮观景色,红色的栏杆与深谷形成对比,高大的树木轻轻拂过绘有图案的柱子,增添了诗意。
  • 颔联“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展现了远眺的广阔视野,群山连绵,河流平坦,给人以宁静与壮阔之感。
  • 颈联“蜺彩缘云断,霞光射水明”:描绘了彩虹和晚霞的美丽景色,彩虹的光彩随着云彩的断裂而消失,晚霞的光芒照耀在水面上,显得格外明亮。
  • 尾联“不须夸旷望,为语谢宣城”: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谢宣城的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如“绝壑迎朱槛”中,深谷与红色栏杆的对比,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如“高林拂画楹”中,树木轻轻拂过柱子,赋予了树木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卷帘千嶂远,入座一川平”中,远与近、高与低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景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描绘高阁上的壮丽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谢宣城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 绝壑:深谷,象征着自然的深邃与壮美。
  • 朱槛:红色的栏杆,象征着高阁的醒目与壮观。
  • 高林:高大的树木,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千嶂:群山连绵,象征着自然的广阔与壮丽。
  • 一川平:平坦的河流,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蜺彩:彩虹的光彩,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变幻。
  • 霞光:晚霞的光芒,象征着自然的温暖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绝壑迎朱槛”中的“绝壑”指的是什么? A. 深谷 B. 高山 C. 河流 D. 森林
  2. 诗中“卷帘千嶂远”中的“千嶂”形容的是什么? A. 群山 B. 森林 C. 河流 D. 云彩
  3. 诗中“不须夸旷望,为语谢宣城”中的“谢宣城”可能是指谁? A. 谢灵运 B. 谢朓 C. 谢安 D. 谢道韫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
  • 杜甫的《望岳》:描绘远眺山岳的壮丽景色,表达对自然的赞叹。

诗词对比:

  • 文同的《临阛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色,但文同的诗更注重高阁的视角和远眺的广阔视野,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山居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同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