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花乱落如红雨。
闪下西城碧树。
寂寞琐窗朱户。
最是春深处。
一尊酒尽青山暮。
楼外轻云犹渡。
远水悠悠下住。
流得年光去。
白话文翻译:
桃花如红雨般纷纷落下,映照着西城的青翠树木。寂静的窗前,朱红的门扉让人感到孤独,最美的景致恰在春深之际。酒杯已经饮尽,青山在暮色中愈发迷人。楼外轻云悠然飘过,远处的流水缓缓流淌,时光在此悄然流逝。
注释:
字词注释:
- 桃花:桃树的花,象征春天与美好。
- 乱落:纷乱地落下。
- 碧树:青翠的树木。
- 寂寞:孤独、冷清。
- 琐窗:小窗,形容窗户不大。
- 朱户:红色的门。
- 一尊酒:指一杯酒。
- 青山暮:指青山在黄昏时分的景象。
- 轻云:轻柔的云彩。
- 悠悠:形容缓慢而绵长。
- 年光:时光、岁月。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未引用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桃源”一词可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象征着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诗中表现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秉忠,元代诗人,字子明,号素庵。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诗歌风格受唐诗影响,常以写景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
《桃源忆故人》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与酒的意象,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与抒发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中以“桃花乱落如红雨”开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桃花如雨般洒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绽放。随后的“闪下西城碧树”,则将视角引向更远的地方,勾勒出一幅青翠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眷恋。
“寂寞琐窗朱户”一句,瞬间转入内心的独白,表达了诗人在此刻的孤独与思念。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却又因无故人相伴而倍感孤寂。接着“一尊酒尽青山暮”,酒作为一种社交的饮品,象征着温暖的友情与欢乐的时光,然而酒已尽,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愈发凄美,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流逝。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表现了对故人的怀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美好的追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摹与情感的交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春日的温暖与思念的苦涩,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花乱落如红雨”:桃花纷纷落下,形容其如同红色的雨水,给人以生动的视觉感受。
- “闪下西城碧树”:桃花的落下映衬着西城的青翠树木,形成鲜明的对比。
- “寂寞琐窗朱户”:小窗前的红门显得孤独,象征着诗人的孤寂心情。
- “最是春深处”:春天的深处是最美的时刻,暗示着诗人对春天和故人的怀念。
- “一尊酒尽青山暮”:酒杯已空,青山在暮色中显得更加迷人,寓意时光流逝。
- “楼外轻云犹渡”:轻云在空中飘动,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与生活的变迁。
- “远水悠悠下住”:远处的水流缓慢流淌,象征岁月的静止与流逝。
- “流得年光去”:时光在悄然流逝,给人以无尽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桃花如红雨,生动形象。
- 对仗:如“寂寞琐窗朱户”与“青山暮”形成对比。
- 拟人:轻云犹渡,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与美好,代表生命的活力。
- 碧树: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酒:象征友情与欢聚,亦可引申为怀旧的情感。
- 轻云:象征自由与流逝的时光。
- 远水:象征时间的悠长与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桃花乱落如红雨”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雨水
B. 桃花的美丽
C. 西城的景色
D. 青山的暮色 -
“寂寞琐窗朱户”中的“朱户”指的是什么? A. 朱红的门
B. 朱红的窗
C. 朱红的墙
D. 朱红的桌子 -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A. 自然
B. 故人
C. 时光
D. 友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比,《桃源忆故人》虽同样描绘桃花,但侧重点在于怀旧与孤独,表现出时代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疏离。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念,但更多地侧重于酒中自娱的态度,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