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时间: 2025-01-27 03:14:18

檀板称歌喉。

唱到消魂韵转幽。

便觉丝簧难比似,风流。

一串骊珠不断头。

惟酒可忘忧。

况复卢家有莫愁。

醉倒不知天早晚,云收。

花影侵窗月满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乡子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檀板称歌喉。
唱到消魂韵转幽。
便觉丝簧难比似,
风流。
一串骊珠不断头。
惟酒可忘忧。
况复卢家有莫愁。
醉倒不知天早晚,
云收。
花影侵窗月满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开头,打着檀板唱歌,歌声婉转动人,令人陶醉。唱到动人心弦之处,情韵愈发幽深,竟觉得乐器的丝弦无法与之相比,实在风流倜傥。一串珠子不断地串联着,惟有酒能让人忘却烦忧。再加上卢家有着莫愁的美好传说,醉倒了也不知天是早还是晚,云彩收拢,花影投射在窗上,月光洒满了楼台。

注释:

  • 檀板: 一种打击乐器,用于伴奏。
  • 消魂: 形容音乐使人沉醉、陶醉的状态。
  • 丝簧: 指乐器的弦,常用于弹奏。
  • 骊珠: 美丽的珍珠,象征美好而珍贵的事物。
  • 莫愁: 传说中的美人,寓意美好和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秉忠是元代著名的词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其作品多描写生活的乐趣和情感的细腻变化,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元代,当时文人多借酒抒怀,词中流露出对生活的享受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南乡子》是一首充满音乐感的词作,开篇便以“檀板称歌喉”引入,营造出一种轻快而又婉转的氛围。词人在歌声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音乐的力量使得一切烦恼都随之飞扬,令人沉醉。接着,词人通过“便觉丝簧难比似,风流”来表达音乐的魅力,以致于其他乐器都无法与之相比,体现出一种对艺术的崇敬。

“惟酒可忘忧”一句则揭示了词人对酒的依赖与寄托,酒成为了忘却忧愁的良方。在此基础上,提到“况复卢家有莫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卢家与莫愁的结合,隐喻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最后的“醉倒不知天早晚,云收。花影侵窗月满楼”,则将场景推向高潮,醉意朦胧中,时间变得模糊,月光和花影交织,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诗意之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美好的回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檀板称歌喉: 用檀板伴奏,歌声动听。
  2. 唱到消魂韵转幽: 歌声让人神魂颠倒,韵调愈加幽深。
  3. 便觉丝簧难比似,风流: 觉得丝弦的乐声比不上这动人的歌声,真是风流倜傥。
  4. 一串骊珠不断头: 珍珠般的音符不断连贯,象征美好的旋律。
  5. 惟酒可忘忧: 只有美酒能够让人忘记烦恼。
  6. 况复卢家有莫愁: 更有卢家美人莫愁的传说,增添情趣。
  7. 醉倒不知天早晚,云收: 醉得不知时间的流逝,云彩也仿佛随之消散。
  8. 花影侵窗月满楼: 花影透过窗子,月光洒满了整座楼。

修辞手法:

  • 比喻: “一串骊珠”比喻音符的连贯美妙。
  • 拟人: “云收”使云彩具有人性,增添了动感。
  • 对仗: 词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音乐、酒、爱情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烦恼的逃避。透过惬意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檀板: 象征音乐与艺术。
  • 骊珠: 代表美好与珍贵。
  • : 忘忧的良方,象征放纵与享乐。
  • 莫愁: 美好爱情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檀板”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料
    C. 一种植物

  2. “惟酒可忘忧”表达的意思是? A. 酒能让人快乐
    B. 酒能忘却烦恼
    C. 酒是生活的全部

  3. 诗中提到的“莫愁”是谁? A. 一位诗人
    B. 一位美人
    C. 一种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by 辛弃疾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by 苏轼

诗词对比:

《南乡子》和辛弃疾的《青玉案》都有对音乐与美好生活的描绘,辛弃疾在词中更加强调豪情壮志,而刘秉忠则着重于细腻的情感表达,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文欣赏与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