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陇西君讳日作》

时间: 2025-01-24 03:35:53

宝镜煌煌照九州,埋藏曾及见诸刘。

酆城今日无雷焕,紫气谁当辨斗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镜煌煌照九州,埋藏曾及见诸刘。
酆城今日无雷焕,紫气谁当辨斗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辉煌的景象,仿佛一面宝镜照耀着整个九州大地。过去的辉煌历史中,也曾经有过刘备等人的存在。如今的酆城却没有雷霆的光彩,紫气东来又有谁能辨认出斗牛星的踪迹呢?

注释:

  • 宝镜:比喻光辉灿烂的事物,象征着美好与光明。
  • 煌煌:形容光辉灿烂的样子。
  • 九州:古代对中国的称呼,指代整个国家。
  • 埋藏:隐藏或被遗忘的意思。
  • 酆城:古代地名,传说是鬼神之地。
  • 雷焕:指雷声的震撼和光辉。
  • 紫气:古代认为紫气东来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 斗牛:指斗牛星,古代星座之一,象征着星辰的变化。

典故解析:

“紫气东来”出自《史记·封禅书》,传说刘备在世时,曾有紫气东来的祥瑞,表明其将有大作为。诗中提到的“刘”,即刘备,意在强调历史的辉煌与现状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穆,号天池,金朝诗人。他以豪放、奔放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和咏史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金朝时期创作的,正值金朝衰退,元朝兴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象丰富,通过“宝镜”与“九州”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光明与辉煌的意象。而“埋藏曾及见诸刘”则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提及刘备,唤起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进一步突显了当前的淒凉。最后一句“紫气谁当辨斗牛”,则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整首诗不仅有对历史的追忆,还有对现实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宝镜煌煌照九州”:用宝镜象征光辉照耀全国,传达出一种辉煌的气象。
    • 第二联“埋藏曾及见诸刘”:提到刘备,暗示曾经的历史辉煌已被遗忘。
    • 第三联“酆城今日无雷焕”:描绘当下的酆城缺乏以往的光彩。
    • 第四联“紫气谁当辨斗牛”:表达对未来的迷茫,无法辨认未来的吉凶。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比作宝镜,象征光明与希望。
    • 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突显出时光流逝的无情。
    • 拟人:将“紫气”赋予了辨别的能力,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感慨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寞,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的怀念。通过对比,诗人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更迭与人事的无常。

意象分析:

  • 宝镜:象征光辉与希望,代表着美好的未来。
  • 酆城:古代传说中的鬼神之地,暗示着阴暗与无望。
  • 紫气:象征吉祥与希望,但在诗中却带有迷茫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宝镜煌煌”中的“煌煌”指的是: A. 暗淡无光
    B. 光辉灿烂
    C. 普普通通
    D. 昏暗

  2. “埋藏曾及见诸刘”中的“刘”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邦
    B. 刘备
    C. 刘恒
    D. 刘禅

  3. 本诗中提到“紫气”的含义是: A. 不祥之兆
    B. 吉祥之气
    C. 平常之气
    D. 恶运之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元好问的这首诗更注重历史的沉重感和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欢愉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感表现。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研究》
  • 《诗经与古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