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刘莘老》

时间: 2025-02-04 16:07:10

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

俨然自约束,被服韨与绅。

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

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

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

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

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

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

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

犹有痛哭书,受厘定何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
俨然自约束,被服韨与绅。
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
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
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
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
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
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
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
犹有痛哭书,受厘定何辰。

白话文翻译:

莘老(刘莘老)奋力走路,首先去迎接国宾。
他仪表端庄,自我约束,衣着整齐。
努力接见丞相府的宾客,与舆台的官员交往。
但他觉得任安(任昉)性情浮躁,不忍心在座位上撕裂坐垫。
他推开了冠上的獬豸(象征权威的动物),说自己与我比作邻居。
三晋一带本有许多人才,而这肮脏的环境却容不下这样的人。
我被责备却不敢辞退,狂妄的言辞显得天真。
南方的风俗不同,强食鱼尾的莘(鱼尾草)。
应该像贾太傅那样,忍辱负重,自我陈述。
还有那痛哭的书信,何时才能得到清楚的定论。

注释:

  • 莘老:指刘莘老,宋代名士,以品德高尚著称。
  • 观国宾:迎接国家的宾客。
  • 丞相府:指当时的丞相府第,象征权力和地位。
  • 任安:任昉,字安,象征浮躁之人。
  • 獬豸: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权威。
  • 三晋:指山西地区,古代有许多杰出人才。
  • 贾太傅:贾谊,西汉文学家,因其忍辱负重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辙与友人的聚会之际,借用古典诗歌的形式,表达他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诗中提及的国宾、丞相府等,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权力关系与士人处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辙对士人身份的自省和对社会风气的思考。开头的“莘老奋徒步”,展现了他积极迎接的态度,接着通过对比“任安躁”的浮躁性格,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与反思。在朋友聚会中,苏辙感受到身为士人的责任与担当,虽然面对肮脏的环境和不实的责备,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精神。

诗中“推置冠獬豸”,表现出他对权威的蔑视和对理想的追求,而“痛哭书”的提及则暗示了士人在社会中的艰难处境。这种情感的深沉与复杂,使得整首诗在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莘老奋力走路,首先去迎接国宾,表现出他的热情与责任感。
  • 俨然自约束,被服韨与绅。:他衣着整齐,表明自我约束与对礼节的重视。
  • 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努力接待丞相府的宾客,与舆台的官员交流,反映出他认真对待社会交往。
  • 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对任安的浮躁有所嫌弃,表现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 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将权威的象征推开,表明他与权力的距离与不屑。
  • 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三晋地区本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但环境却不容他们发光。
  • 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受到责备却不敢反驳,表现出士人的无奈与天真的理想。
  • 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南方的风俗与北方不同,表现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 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应效仿贾太傅的忍辱负重,展现出士人的品德。
  • 犹有痛哭书,受厘定何辰。:还有那痛哭的书信,预示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与意象。例如,“推置冠獬豸”中的比喻,暗示了对权威的不屑一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士人在政治、社会环境中的无奈与坚持,反映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出士人内心的挣扎与高尚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莘老:象征忠诚与品德。
  • 獬豸:象征权威与权力。
  • 痛哭书:象征悲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莘老奋徒步”中的“莘老”指的是谁?

    • A. 苏轼
    • B. 刘莘老
    • C. 贾太傅
  2. 诗中提到的“獬豸”象征什么?

    • A. 忍辱负重
    • B. 权威
    • C. 自由
  3. “南方异风俗”反映出什么?

    • A. 地域文化差异
    • B. 经济发展
    • C. 人民生活水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辙与苏轼的作品都反映了士人对社会的思考,但苏辙的作品更多地强调个人的责任与内心的挣扎,而苏轼则更偏重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莘老奋徒步,首与观国宾。下一句是什么

俨然自约束,被服韨与绅。上一句是什么

俨然自约束,被服韨与绅。下一句是什么

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上一句是什么

黾勉丞相府,接迹舆台臣。下一句是什么

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上一句是什么

顾嫌任安躁,未忍裂坐茵。下一句是什么

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上一句是什么

推置冠獬豸,谓言我比邻。下一句是什么

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上一句是什么

三晋固多士,肮脏存斯人。下一句是什么

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上一句是什么

窜责不敢辞,狂言见天真。下一句是什么

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上一句是什么

南方异风俗,强食鱼尾莘。下一句是什么

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上一句是什么

应同贾太傅,抱屈耻自陈。下一句是什么

犹有痛哭书,受厘定何辰。上一句是什么

莘老奋徒步,下一句是什么

首与观国宾。上一句是什么

首与观国宾。下一句是什么

俨然自约束,上一句是什么

俨然自约束,下一句是什么

被服韨与绅。上一句是什么

被服韨与绅。下一句是什么

黾勉丞相府,上一句是什么

黾勉丞相府,下一句是什么

接迹舆台臣。上一句是什么

接迹舆台臣。下一句是什么

顾嫌任安躁,上一句是什么

顾嫌任安躁,下一句是什么

未忍裂坐茵。上一句是什么

未忍裂坐茵。下一句是什么

推置冠獬豸,上一句是什么

推置冠獬豸,下一句是什么

谓言我比邻。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