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著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2 00:28:49

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

东君去作谁家客?

花柳无情各自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
东君去作谁家客?花柳无情各自春。

白话文翻译:

燕子在啁啾,黄莺在鸣叫,声声悦耳,似乎在诉说着新生的快乐;长长的廊道寂静无声,空无一人。东风(春天的象征)又要去到谁家做客呢?花和柳树无情地各自享受着春天的美好。

注释:

  • 燕语:指燕子的叫声。
  • 莺啼:指黄莺的鸣叫。
  • 百啭:形容声音的旋律多变,悦耳动听。
  • 长廊:指长长的走廊或通道。
  • 寂寂:形容寂静,安静的样子。
  • 东君:指春天的神灵或春天的象征。
  • 花柳:指春天盛开的花和柳树。
  • 无情:形容没有情感的,冷漠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叔震,号天锡,金朝诗人,擅长词,工于诗,亦为学者,在文人中颇有影响。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的观察与内心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代,元好问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杂著二首 其二》以轻快的春天景象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感伤。前两句“燕语莺啼百啭新,长廊寂寂不逢人”,通过描写春天的鸟鸣声,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但随即转向“长廊寂寂”,却让人感受到一种空寂与孤独。诗人以春天的鸟语来引入情景,进而反衬出自己在这美好时光中的孤独感。

“东君去作谁家客?”一句,诗人把春天拟人化,问道春天将去往何处,似乎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常的感慨。最后的“花柳无情各自春”,则是对自然界的无情描绘,花与柳各自享受春光,但却无人与之共享,突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和人际关系的疏离,给人一种伤感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语莺啼百啭新:燕子和黄莺在春天里欢快地鸣叫,声音悦耳动听,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2. 长廊寂寂不逢人:描写长廊的寂静,暗示周围缺乏生气与人情。
  3. 东君去作谁家客:春天的东风又要去到谁家做客,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无奈。
  4. 花柳无情各自春:花和柳树各自享受春天的美好,但却无情,暗含孤独。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天拟为“东君”,赋予其情感。
  • 对比: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通过燕子、黄莺、花柳等自然意象表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自身的孤独,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疏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希望与生机。
  • 黄莺:象征春天的欢快与美好。
  • 长廊: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东君:春天的神灵,象征温暖与生机。
  • 花柳:象征春天的美丽,但也暗示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君”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冬天
    C. 夏天

  2. “长廊寂寂不逢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孤独
    C.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哪些? A. 燕子和鹤
    B. 燕子和黄莺
    C. 黄莺和麻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春宵》

诗词对比:

对比元好问的《杂著二首 其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前者侧重于对春天的孤独感受,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追忆,二者都在不同的角度上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感慨。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