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行十首 其六》

时间: 2025-01-11 10:18:03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

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欲歌吹乐,暗冲泥水情。
稻花秋雨气,江石夜滩声。
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
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歌声和乐器的声音渐渐传来,
却暗暗流淌着泥泞的情感。
稻花在秋雨中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江边的石头在夜晚的潮水中发出声响。
犬吠声从篱笆外传来,
鸥鸟在水面上安静地睡着,突然被惊醒。
我为你在明月之夜而愁苦,
独自一人走向山中。

注释:

  • 歌吹:指歌声和乐器的演奏。
  • 暗冲:暗中流动,形容情感的复杂。
  • 稻花秋雨气:稻花香气与秋雨交融的情景。
  • 江石夜滩声:江边石头在潮水中撞击的声音。
  • 犬吠:狗叫声。
  • :海鸥,水鸟的一种。
  • 愁君:为你而忧愁,表达思念之情。
  • 明月夜:明亮的月夜,常常用来寄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号微之,唐代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元稹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人情世态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元稹游历或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环境的细腻观察。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色与情感的交织,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关注与对情感的敏感。

诗歌鉴赏:

《遣行十首 其六》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诗。诗开头以“暮欲歌吹乐”引入,描绘了夜幕降临时,歌声和乐器的声音逐渐响起,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然而,紧接着“暗冲泥水情”一句,转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在欢快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泥泞的忧伤。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稻花秋雨气”和“江石夜滩声”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气息和声音,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犬吠穿篱出,鸥眠起水惊”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赋予了自然生命的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愁君明月夜,独自入山行”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明月之夜的孤独旅途中,思念朋友的愁苦跃然纸上。这种情感的真实和细腻,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秋夜的画卷,更是一种深沉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欲歌吹乐:傍晚时分,歌声和乐器的声音开始响起,暗示即将进行的庆祝或聚会。
  • 暗冲泥水情:在欢快的氛围中,诗人却感受到复杂的情感,似乎有一层泥泞的情感在流动。
  • 稻花秋雨气:描绘出稻花在秋雨中的清香,展现自然的美好。
  • 江石夜滩声:夜晚潮水拍打石头的声音,增添了夜的宁静与幽深。
  • 犬吠穿篱出:狗吠声从篱笆外传来,生动形象,表现出乡村的自然生活。
  • 鸥眠起水惊:鸥鸟在水面上休息,突然被声音惊醒,体现了自然界的生动。
  • 愁君明月夜:在明月夜中,诗人因思念而忧愁,情感深厚。
  • 独自入山行:诗人孤身前往山中,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泥水,传达出情感的复杂与沉重。
  • 拟人:犬吠和鸥鸟的描写使自然充满生机,与人类情感相呼应。
  • 对仗:整体结构和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生活的无常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日落与结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
  • 歌吹乐:代表欢快的氛围,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 稻花:象征丰收与美好,同时暗示时光的流逝。
  • 江石:象征着大自然的恒久与不变。
  • 犬吠、鸥:自然界的生动描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 明月:常用于寄托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暗冲泥水情”意指什么? A. 欢快的音乐
    B. 复杂的情感
    C. 清新的气息

  2. 诗中的“犬吠”描绘了什么? A. 农田的景象
    B. 乡村生活的生动
    C. 秋天的宁静

  3. 诗人最后一句中,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A. 通过与朋友的聚会
    B. 通过独自的旅途
    C.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元稹的这首诗更强调内心的情感波动,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两者都在不同的层面上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元稹集》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