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石湖海棠》

时间: 2025-01-27 04:01:40

手开芳径越城头,红锦屠苏结绮楼。

不把万枝银烛照,淡云微月替人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手开芳径越城头,红锦屠苏结绮楼。
不把万枝银烛照,淡云微月替人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的早晨,走过花香四溢的小径,越过城墙,来到装饰华丽的楼阁。这里的海棠花盛开,犹如红色的锦缎,令人心醉。然而,尽管万朵银烛般的花朵在夜幕下灿烂夺目,却不及淡淡的云彩和微弱的月光来得让人感到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芳径:指香气四溢的小路。
  • 屠苏:一种传统的酒,常用于节庆,象征美好的祝愿。
  • 绮楼:华丽的楼阁。
  • 银烛:指盛开的花朵,如同点亮的蜡烛。
  • 淡云微月:形容夜空中的云彩和月光,表达宁静的氛围。

典故解析:

  • 屠苏酒:在古代,屠苏酒是春节时饮用的酒,寓意吉祥和美好,常与团圆、喜庆相关。
  • 银烛: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比喻花朵的美丽和灿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仲淹,号石湖,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书画家,生于江南。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雅致,常带有淡淡的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时创作,描绘了海棠花开的美好景象。诗人通过描写花卉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春天海棠花盛开的美丽景象。首句“手开芳径越城头”,引导读者进入一条花香四溢的小径,仿佛能闻到花香,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诗中“红锦屠苏”用艳丽的色彩描绘了海棠花的华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而“结绮楼”则暗示了这个地方的繁华与生机。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花的美丽上,而是通过“不把万枝银烛照”将视线转向了内心的愁绪。尽管海棠花开得灿烂,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淡云微月替人愁”更是将这种愁苦的情感升华,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内敛的哀愁。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手开芳径越城头”:用手推开花香四溢的小径,象征着步入春天的美好。
  2. “红锦屠苏结绮楼”:红色的海棠花如同锦缎般华丽,装点着美丽的楼阁。
  3. “不把万枝银烛照”:虽然花朵盛开,但不如夜空中的淡云与微月来得动人。
  4. “淡云微月替人愁”:淡淡的云彩和微弱的月光,反而引发了内心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棠花比作“红锦”,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的美丽。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花与愁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海棠花的美丽与内心的忧愁,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沉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径: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红锦:象征美丽与华丽,同时也暗含了繁华背后的忧愁。
  • 银烛:象征盛开的花,代表生命的绚烂与短暂。
  • 淡云微月:象征宁静与忧伤,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径”指的是什么?

    • A. 花香的小路
    • B. 乡村小道
    • C. 城市街道
  2. “红锦屠苏”中的“屠苏”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酒
    • C. 一种酒楼
  3. 诗中的主旨是什么?

    • A. 描写春天的美好
    • B. 表达内心的忧愁
    • C. 描述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更加强调了战争带来的忧愁,与范成大的诗形成鲜明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也与范成大的愁绪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