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时间: 2025-01-11 22:39:20意思解释
访张山人得山中字二首
原文展示:
鱼龙随水落,猿鹤喜君还。旧隐丘墟外,新堂紫翠间。野麋驯杖履,幽桂出榛菅。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
张故居为大水所坏,新卜此室故居之东。万木锁云龙,山名。天留与戴公。路迷山向背,人在瀼西东。荠麦余春雪,樱桃落晚风。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
白话文翻译:
鱼儿和龙随着水流而落下,猿猴与仙鹤都因为你的归来而欢喜。旧隐居在丘陵与废墟之外,新建的堂屋在紫色与翠绿之间。野生的麋鹿驯服得像穿着鞋子,幽静的桂花从榛子和菅草中冒出。洒扫门前的道路,山公也喜爱这山。
张先生的故居因大水而毁坏,新建的这个房子就在旧居的东边。万树锁住了云中的龙,山名天留与戴公。道路迷失了方向,山的背面与面向,让人迷惑,人在瀼水的西边与东边。荠麦还留着春雪的痕迹,樱桃在晚风中飘落。进入城中已忘记了归路,醉卧中梦见回家的路。
注释:
- 鱼龙:比喻随水而流的生物,象征自然之灵动。
- 猿鹤:象征自然的和谐,表示对归来的喜悦。
- 旧隐:指过去的隐居生活。
- 野麋:野生的麋鹿,象征自然的自由。
- 洒扫:整理、打扫,表示对生活环境的重视。
- 张故居:指张山人的故居,具有历史文化意义。
- 万木锁云龙:形容树木众多,似乎锁住了天空中的云朵,富有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豪放而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时,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张山人是苏轼的友人,此诗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为背景,通过对山水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友人归来的欢欣,也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首联通过鱼龙与猿鹤的对比,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灵动与和谐,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接着,诗人描绘了新的居所,虽然是新建,但却融入了自然的美景之中,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洒扫门前路,山公亦爱山。”一句,既是对生活的认真态度,也是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山水间闲适生活的向往。诗末部分则通过对春雪与樱桃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给人以哲思的深度。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鱼龙随水落:描绘水中的生物,象征着自然的生机。
- 猿鹤喜君还:表现归来之人受到自然的欢迎。
- 旧隐丘墟外:指诗人曾经隐居之地,表现了怀念之情。
- 新堂紫翠间:描述新居在自然景色中的生动形象。
- 野麋驯杖履:象征自由的野生动物与人类的亲近。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万木锁云龙”比喻众多树木,形象生动。
- 拟人:猿鹤因归来而“喜”,使自然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旧隐”与“新堂”,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意象分析:
- 鱼龙:象征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 猿鹤: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 新堂紫翠:象征新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 野麋: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荠麦与樱桃:春与夏的交替,象征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猿鹤喜君还”中的“喜”字指的是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欢喜
- C. 疲惫
- D. 迷惘
-
“万木锁云龙”中的“锁”字有什么修辞效果?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夸张
-
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B. 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追忆
- D. 对生命的叹息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独坐敬亭山》
诗词对比:
- 苏轼与王维的隐逸诗歌
- 苏轼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情感真挚;王维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洽。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