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花》

时间: 2025-02-04 15:44:56

春沁幽花透骨清,矮窼殊迈百芳馨。

紫英四出醉娇粉,绿萼千攒簇巧丁。

自覆熏笼须闭户,谁栽锦伞都当庭。

昼眠不用熏沈水,梦落庐山九叠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香花
春沁幽花透骨清,
矮窼殊迈百芳馨。
紫英四出醉娇粉,
绿萼千攒簇巧丁。
自覆熏笼须闭户,
谁栽锦伞都当庭。
昼眠不用熏沈水,
梦落庐山九叠屏。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香沁人心脾,幽幽的花香透骨而清新,
矮小的花朵却比百花更为芬芳。
紫色的花瓣四处盛开,醉人心神的娇嫩粉色,
绿色的萼片千姿百态,巧妙地簇拥在一起。
自家覆盖的香气笼罩着,居民必须关上门窗,
谁在庭院中栽种了那锦绣的伞?
白天睡觉时无需熏蒸水香,
梦中降落的却是庐山的九叠屏。

注释

  • 瑞香花:一种花香浓郁的植物,常用于庭院装饰。
  • :渗透、浸润。
  • 矮窼:矮小的花朵。
  • 紫英:指紫色的花。
  • :花的外部保护结构,通常是绿色的。
  • 熏笼:指用香气熏陶,笼罩在空气中。
  • 锦伞:比喻花的形状如同华丽的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字子美,号谦斋,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作品多以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为特色。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时,作者通过描写瑞香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瑞香花》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瑞香花在春天盛开的美丽景象。开头两句,作者通过“春沁”和“透骨清”描绘了春天的气息与花香的沁人心脾,暗示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的“矮窼殊迈百芳馨”,则表现出即便是矮小的花朵,也有着比百花更为芬芳的独特魅力,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和谐美。

“紫英四出醉娇粉,绿萼千攒簇巧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紫色花瓣和绿色萼片交相辉映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愉悦。随后几句提到的“自覆熏笼须闭户”,则暗示了作者对香气的珍视,甚至将其视作一种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诗中描绘的场景如梦如幻,令人向往。最后的“梦落庐山九叠屏”,不仅点出了庐山的壮丽景观,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沁幽花透骨清:春天的花香沁入心脾,清新透彻。
  2. 矮窼殊迈百芳馨:矮小的花朵也有独特的芬芳。
  3. 紫英四出醉娇粉:紫色的花瓣盛开,吸引人醉心。
  4. 绿萼千攒簇巧丁:绿色的萼片巧妙地聚集在一起,形态各异。
  5. 自覆熏笼须闭户:香气笼罩四周,需关上门窗。
  6. 谁栽锦伞都当庭:谁在庭院中栽种了华丽的花伞?
  7. 昼眠不用熏沈水:白天睡觉时不需要香气熏蒸。
  8. 梦落庐山九叠屏:梦中降落的美丽是庐山的九叠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锦伞,形象生动。
  • 对仗:如“自覆熏笼须闭户”与“谁栽锦伞都当庭”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之美和生活的宁静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 瑞香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代表着希望与美好。
  • 紫英:象征高贵与优雅,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 庐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观,代表着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瑞香花的香气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A. 刺鼻
    B. 沁人心脾
    C. 平淡无奇

  2. 诗中提到的“紫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紫色的花瓣
    C. 一种香料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庐山九叠屏”象征什么?
    A. 人生的困惑
    B. 壮丽的自然景观
    C. 诗人的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之美,但《瑞香花》更注重细致的花卉描写,而《登鹳雀楼》则强调壮丽的山河景象。两者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