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白话文翻译:
在统汉峰的西侧是降户营,黄河的战士们骨骼相拥着长城。如今,只能在燕然山石上刻下辉煌的战绩,北方的土地上无人,只有明亮的月光照耀。
注释:
- 统汉峰: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山峰,可能与历史上的汉朝有关。
- 降户营:古代边防军营,意指驻守的地方。
- 黄河战骨:形容在黄河战斗中牺牲的士兵们的英勇与悲壮。
- 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防御精神和历史文化。
- 燕然石:指的是纪念战争胜利的石碑,历史上常用来铭刻功绩。
- 北地:指的是北方的土地。
- 空月明:形容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荡荡的北方,传达出孤寂感。
典故解析:
- 燕然石:这个典故源于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壮丽事迹,诗人通过提及燕然石,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的惋惜。
-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长城不仅是地理上的界限,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诗中提到的长城与战士们的牺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历史的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约791—约858),字季和,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情,情感深沉,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边疆驻守时写成,尤其是在目睹战士们的牺牲与长城的沧桑后,诗人感受到家国情怀的深重与历史变迁的无奈。
诗歌鉴赏:
《统汉峰下》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边塞诗。作者通过描写统汉峰和降户营,生动展现了战士们在保卫国家中的英勇与牺牲。黄河战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历史的惨烈,也引发对英烈的缅怀。
诗中提到的“长城”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历史的记忆。长城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界,更是民族团结和抵御外敌的象征。诗人在此强调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的牺牲,令人感慨万千。
而“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则展现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诗人感叹历史的无情,曾经的辉煌已被时间遗忘,只留下空荡的北方和明亮的月光,令人感到无奈和惆怅。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统汉峰西降户营:描绘了地理位置,显示出边防的严峻。
- 黄河战骨拥长城: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出战士们的英勇和牺牲。
- 只今已勒燕然石:感叹历史的变迁,历经沧桑而留下的记忆。
- 北地无人空月明:展现孤寂的北方,映衬出伤感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河战骨”,以骨骼比喻战士的牺牲。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句式对称。
- 象征:长城、燕然石等都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英雄的缅怀,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与对战争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悲壮和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统汉峰:象征历史的深厚。
- 黄河:象征生命与牺牲。
- 长城:象征抵御外敌的勇气。
- 燕然石:象征历史的记忆与荣耀。
- 月明:象征孤独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燕然石”主要象征什么? A. 历史的荣耀
B. 战士的牺牲
C. 孤独的思考
D. 自然的美丽 -
“黄河战骨拥长城”的意思是: A. 长城是黄河的延续
B. 战士的骨骼与长城相拥
C. 黄河的水流淹没了长城
D. 战士在长城上英勇作战 -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的
B. 悲壮的
C. 平静的
D. 激昂的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燕歌行》
-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李益的《统汉峰下》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边塞的感慨与壮丽的景象,但李益更加强调历史的沉重与战士的牺牲,而王之涣则展现了壮美的自然景观与心胸的开阔。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边疆与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李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