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峰》

时间: 2025-01-27 04:16:51

上到皮高峰,京城一方册。

天边极双眸,云阔海门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高峰
阳枋 〔宋代〕
上到皮高峰,京城一方册。
天边极双眸,云阔海门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北高峰的壮丽景色,眼前的景象如同一本记录京城的书册,遥远的天边一片明亮,云彩宽广如同海门的白色。

注释:

  • 皮高峰:可能指的是一座具体的高峰,象征着自然的壮丽和高远。
  • 京城:指的是当时的都城,可能是指汴京(今开封),代表着繁华和文化的中心。
  • 一方册:意指像一册记录的书本,形容京城的景象如同书中所描绘的那样。
  • 双眸:指眼睛,形容视野的开阔。
  • 海门:可能指的是海的入口,象征着开阔和广阔的视野。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山水常常被用来象征人们的志向与追求。北高峰可能象征着追求卓越与超脱的境界,而京城则代表着人间的繁华与喧嚣。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富有山水意象,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次登高远眺的过程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世繁华的思索,反映了宋代士人的情怀和对山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北高峰》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山水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北高峰的壮丽景色和京城的繁华。诗歌开头“上到皮高峰”,即为登高远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下来的“京城一方册”,则将视野从自然扩展到人文,暗示着京城的光辉与繁荣。诗人在此用“册”来形容京城,显示出其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与欣赏。

第三句“天边极双眸”,展现了诗人超越尘世的视野,仿佛一切尽在眼前。而最后一句“云阔海门白”,则以宽广的云彩与明亮的海门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开阔、自由的意境。整首诗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表现了山水诗特有的哲理性与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到皮高峰:描绘了登高的场景,诗人直面自然,展现了勇敢与探索的精神。
  2. 京城一方册:将高峰的景象与京城的繁华结合,表达了对人文景观的思考。
  3. 天边极双眸: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对远方的向往,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4. 云阔海门白:描绘出自然的广阔与自由,表现出诗人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京城比作“册”,寓意深远,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山峰、京城、云彩等意象交织,营造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世繁华的思考,以及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峰:象征着追求与理想的高度。
  • 京城:代表着繁华与喧嚣,暗含对人世的思考。
  • :代表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情感。
  • 海门:象征着开阔与希望,暗示着未来的无限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南京
    B. 汴京
    C. 成都
    D. 广州

  2. “上到皮高峰”中,“皮高峰”最可能指的是: A. 一座著名的山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书籍

  3. 诗中“云阔海门白”用来表现诗人的: A. 忧伤
    B. 自由
    C. 迷茫
    D.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望岳》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世的思考,虽然主题相近,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慨与个人的沉重,而阳枋的《北高峰》则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超然境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