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州田舍人留别》

时间: 2025-01-11 09:09:14

宛丘分理藉贤明,暂辍词臣抚百城。

职罢掖垣人共惜,郡连京辅自为荣。

休吟红药堦前色,且听长淮枕上声。

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宛丘分理藉贤明,暂辍词臣抚百城。
职罢掖垣人共惜,郡连京辅自为荣。
休吟红药堦前色,且听长淮枕上声。
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

白话文翻译:

在宛丘之地,贤良之士分掌政理,暂时停下身边的词臣,抚慰着百城。
职务虽已罢免,但人们都对此感到可惜,郡县与京城相连,自有其荣光。
不要再吟唱那红药花前的美色,且听那长淮水边的声响。
在都城门口相别之时,柳树黄了,沙地碧绿,林间莺鸟歌唱。

注释:

  • 宛丘:指的是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山丘。
  • 贤明: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 词臣:古代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
  • 掖垣:指宫廷或官府的边墙,这里指的是官职。
  • :地方行政区划。
  • 京辅:指京城的辅佐之地。
  • 红药:指红色的花,可能象征美丽。
  • 长淮:长淮河,指水流声。
  • 驻马:停下马匹。
  • 莎碧:指草地的颜色,莎草和碧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禹偁(约1045-1105),字子昊,号白云,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擅长诗词,尤其以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禹偁任职期间,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诗中的情景描绘出离别时的感伤,同时也反映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是王禹偁在离别好友时所作,诗中透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珍惜。首句“宛丘分理藉贤明”引入了政治背景,表现出理想中贤良政治的景象,接着“暂辍词臣抚百城”则暗示了作者的官职虽已罢免,但对国家的关心依旧。诗中对“红药堦前色”的提及,象征着美好而又短暂的事物,反映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作结,柳树的黄与莎草的碧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展现了离别之际的景象,且“林莺”的鸣唱又增添了些许生气和感伤。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不舍之情,结合政治、友情和自然,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宛丘分理藉贤明, - 这里提到贤明之士治理地方,反映出理想的政治状态。
  2. 暂辍词臣抚百城。 - 暂时停止对百城的关心,表明官职的罢免。
  3. 职罢掖垣人共惜, - 官职虽已结束,周围的人们仍感到惋惜。
  4. 郡连京辅自为荣。 - 地方与京城相连,彰显地方的荣光。
  5. 休吟红药堦前色, - 不要再吟咏美丽的花前景色。
  6. 且听长淮枕上声。 - 倾听长淮水的声音,暗寓离别的伤感。
  7. 驻马都门相别处, - 在都门外停马告别。
  8. 柳黄莎碧上林莺。 - 描绘柳树与草地的色彩,及林间鸟鸣,增加离别的意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柳黄莎碧”与“驻马都门”形成对称。
  • 比喻: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情感的传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政治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惜、对理想政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宛丘:象征着理想的政治环境。
  • 红药:美丽而短暂的东西,象征对友情的留恋。
  • 长淮:代表流逝的时光与感伤的情绪。
  • 柳黄莎碧:自然景色的变化,象征离别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宛丘”代表什么?

    • A. 地名
    • B. 人名
    • C. 事物
  2. “休吟红药堦前色”中的“红药”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药物
    • B. 一种花
    • C. 一种颜色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自然风光
    • B. 政治理想
    • C. 离别情感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离别之情。
  • 李白的《送友人》:通过自然景色抒发离愁。

诗词对比

  • 王禹偁与李白的离别诗,都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了对友情的珍惜,但王禹偁更注重政治背景的渗透,而李白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王禹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