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後述怀》

时间: 2025-02-04 15:35:37

韦布还初服,蓬蒿卧故庐。

所惭犹火食,更恨未巢居。

叱叱驱黄犊,行行跨白驴。

交亲各强健,不必问何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韦布还初服,蓬蒿卧故庐。
所惭犹火食,更恨未巢居。
叱叱驱黄犊,行行跨白驴。
交亲各强健,不必问何如。


白话文翻译:

我穿上旧时的衣服,躺在杂草丛生的故居。
我所感到羞愧的仍然是生存的艰辛,更加痛恨的是没有安稳的居所。
我驱赶着小黄牛,骑着白驴,走来走去。
亲朋好友都很健康,彼此之间不必再问过得如何。


注释:

  • 韦布:古代的粗布衣服,象征朴素和简陋的生活。
  • 蓬蒿:指杂草,表示环境的荒凉。
  • 火食:指温饱问题,所指的是生活的艰辛。
  • 巢居:安稳的居所,象征稳定的生活。
  • 叱叱:驱赶的声音,表示忙碌和生活的琐碎。
  • 黄犊:指小牛,代表农耕生活。
  • 白驴:可能象征旅行或生活的交通工具。

典故解析:

“交亲各强健”可理解为古代家族关系密切,亲友间的健康与否都与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反映了人际关系的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爱国情感,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风格。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经历与情感,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致仕后述怀》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微、民生困苦之时。陆游在经历了多次的政治挫折与个人失意后,选择隐居于乡,反思过往的经历和人生的意义。


诗歌鉴赏:

《致仕后述怀》是一首充满抒情与哲思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个人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世事的感慨。开篇的“韦布还初服”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简朴的生活场景,立刻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诗中的“蓬蒿卧故庐”意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环境,荒凉而又真实。

中间两句“所惭犹火食,更恨未巢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羞愧和对安定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无奈感。最后两句“交亲各强健,不必问何如”传达了对亲友安康的关心,虽然生活艰辛,但亲情却使人倍感温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将诗人的生活境遇与内心世界紧密结合,给人以心灵的触动,传达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家人健康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韦布还初服:用旧衣服反映了生活的朴素与简陋。
  2. 蓬蒿卧故庐:表现了环境的荒凉,增强了孤独感。
  3. 所惭犹火食:生存的艰辛仍让人感到羞愧。
  4. 更恨未巢居:对没有固定安稳住所的怨恨。
  5. 叱叱驱黄犊:日常生活中的忙碌和琐碎。
  6. 行行跨白驴:象征着出行,暗示生活的继续。
  7. 交亲各强健:关心亲友的健康,表达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8. 不必问何如:即使生活不易,但亲情依然温暖。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例如“叱叱”与“行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韦布”、“蓬蒿”等意象,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真实状态和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即使身处困境,诗人依然能够从中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意象分析:

  • 韦布:象征着朴素的生活态度。
  • 蓬蒿:代表环境的荒凉和孤独。
  • 黄犊与白驴:象征着农耕生活和日常琐事。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韦布”指的是什么? a) 精美的衣服
    b) 粗布衣服
    c) 旧衣服
    答案:b

  2. “所惭犹火食”表明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感受? a) 自豪
    b) 羞愧
    c) 无所谓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白驴”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旅行
    c) 贫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的另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内心的感想。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但陆游更倾向于对个人生活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关心国事与民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对陆游的生平与诗作进行全面的介绍。
  • 《宋代诗词研究》:讨论宋代诗词的风格与特点,包含陆游的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