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赴京途中遇雪
作者: 孟浩然〔唐代〕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前往京城的路上,遇到大雪的情景。道路遥远,通往秦京(即长安),昏暗苍茫的天际映衬着岁末的冷清。阴云密布,正值月朔,山川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孤雁在沙滩上迷失方向,饥饿的乌鸦聚集在荒野的田地里。作为旅客的我,愁苦地伫立在这里,周围却没有一个人烟。
注释
字词注释
- 迢递:形容道路遥远。
- 苍茫:形容天色昏暗而广阔。
- 穷阴:指阴云密布。
- 晦朔:指阴暗的时节,晦指农历的月末,朔指月初。
- 积雪:雪堆积的状态。
- 落雁:指大雁,意指其在飞行中落下。
- 迷沙渚:形容落雁迷失在沙滩上。
- 饥乌:饥饿的乌鸦。
- 客愁:旅人的愁苦。
- 烟:烟雾,这里指人烟,人迹。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落雁”和“饥乌”的意象常见于古诗,反映了自然界中的孤独与无奈,寓意旅途的艰辛和心灵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其诗风清新高远,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怀,特别是对山水的描写,常给人以恬淡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途经京城的旅途中,正值岁末之际,时节寒冷,雪景萧索。诗人可能因旅途艰辛和孤独而生愁绪,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情感。
诗歌鉴赏
《赴京途中遇雪》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展现了孟浩然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愁苦。首先,诗的开头两句“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便描绘出一幅壮阔而又冷清的冬日景象。遥远的京城之路被漫天的雪覆盖,时间已是岁末,天色苍茫,给人以一种无边的孤寂感。
接下来的两句“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阴云密布,夜幕降临,山川都被厚厚的积雪压得沉重,似乎整个世界都在沉寂中。此时的自然景象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诗人心情的映射。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两句通过落雁与饥乌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凄清。落雁迷失方向,饥乌聚集在田野上,皆是自然界中孤独无助的表现,仿佛与诗人的心境呼应。
最后两句“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作为旅者,诗人面对这幅冷清的画面,愁苦地伫立着,却不见一个人影,这种孤独感和疏离感令人心生怅惘。整首诗在寒冷的雪景中,渗透出浓厚的孤寂与愁苦,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与人情的思念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迢递秦京道:形容通往秦京(长安)的道路遥远且艰辛。
- 苍茫岁暮天:天色昏暗,正值岁末,给人一种空寂的感觉。
- 穷阴连晦朔:阴云密布,正值月初,暗示着无尽的黑暗。
- 积雪满山川:厚厚的积雪覆盖了山川,展现了严冬的景象。
- 落雁迷沙渚:孤雁在沙滩上迷失方向,反映了无助与孤独。
- 饥乌集野田:饥饿的乌鸦聚集在荒野的田地,暗示生活的艰辛。
- 客愁空伫立:作为旅者,诗人感到愁苦,不得不伫立在此。
- 不见有人烟:周围没有人烟,极度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景象结合,通过雪、雁、乌等意象传达情感。
- 拟人:落雁和饥乌的描写,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愁苦,通过描写冬季雪景与孤雁、饥乌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及人情的思念,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寒冷与孤独。
- 落雁:代表失落与迷茫,寓意旅途的无助。
- 饥乌:象征生存的艰难与生活的困境。
- 人烟: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缺乏人烟则加重了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落雁”是在什么地方迷失的?
A. 河边
B. 沙渚
C. 山上
D. 田野 -
诗中描绘的天气是什么?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D. 风天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孤独与恬淡。
- 李白的《夜泊牛津》:表现旅途中的孤独情绪。
诗词对比
- 孟浩然 vs. 王维: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孟浩然的作品更倾向于表现个人情感的孤寂,而王维的作品则常常融合哲理与宁静之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孟浩然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