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时间: 2025-01-11 05:44:14

淡淡胭脂浅著梅。

温柔不上避风台。

若比杏桃真未识,夺银胎。

汗面拭来慵傅粉,酒香浓后暗潮腮。

娇嫩不应醒似醉,倩谁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摊破浣溪沙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淡淡胭脂浅著梅。
温柔不上避风台。
若比杏桃真未识,
夺银胎。
汗面拭来慵傅粉,
酒香浓后暗潮腮。
娇嫩不应醒似醉,
倩谁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的妆容和情感状态。她脸上的淡淡胭脂如同梅花般轻薄,温柔的她不愿上避风台(比喻外出)。如果拿她与杏桃相比,似乎还未真正认出她的美丽。她在汗水之中拭去妆粉,酒香浓郁后,脸颊上显露出微微的红晕。这样的娇嫩状态不应该醒来,却像醉酒一般,让人不禁思索,究竟是谁在猜测她的心情。


注释:

  1. 胭脂:红色的化妆品,用于脸颊上。
  2. 避风台:古代女性常在此处打扮,指代外出或社交的场所。
  3. 杏桃:杏和桃都是常见的花卉,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
  4. 银胎:指精致的妆容,像银子般光滑。
  5. 汗面:指因热或运动而出汗的脸庞。
  6. :美丽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字子美,号馨圃,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女性的美丽与情感,风格细腻,常用比喻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雅士们常在诗歌中描绘女性的风情和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的娇柔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摊破浣溪沙》是一首描绘女性形象的细腻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诗中通过淡淡的胭脂和酒香浓郁的意象,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女性形象。诗的首句“淡淡胭脂浅著梅”不仅描绘了女性的妆容,也体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美感。接下来的“温柔不上避风台”,则暗示了女性内心的矜持与羞怯。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娇柔的美。尤其是“娇嫩不应醒似醉,倩谁猜”,这一句传达了女性在醉酒后的迷离状态,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令人遐想。整体而言,诗人通过对女性形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对女性内心情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淡淡胭脂浅著梅:轻薄的胭脂涂抹在脸上,仿佛梅花的色泽,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2. 温柔不上避风台:她那温柔的气质,使她不愿意去参与外面的社交活动,体现出一种矜持。
  3. 若比杏桃真未识:即使与杏桃的美丽相比,她的美貌仍未被完全识别,暗示她的独特之美。
  4. 夺银胎:她的妆容如银子般光滑,展现了她的精致与美丽。
  5. 汗面拭来慵傅粉:出汗后,她懒散地擦去妆粉,表现出一种自然的状态。
  6. 酒香浓后暗潮腮:在酒香浓郁的影响下,脸颊泛起了红晕,显示了她的醉态。
  7. 娇嫩不应醒似醉:她娇嫩的状态本不应该如此清醒,反而像是醉了一般。
  8. 倩谁猜:在这种迷离的状态下,谁又能猜测她的内心情感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妆容比作梅花,表现出她的清新和自然。
  • 对仗:整首诗韵律协调,展现了宋词的音乐美。
  • 拟人:用“倩谁猜”来表达女子的情感状态,赋予了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的娇羞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美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胭脂:象征女性的妆容与美丽。
  • :代表清新、淡雅的气质。
  • 酒香:暗示醉态与情感,象征欢愉和迷离。
  • 汗面:表现出女性的真实与自然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淡淡胭脂”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男子
    • B. 女子
    • C. 风景
    • D. 动物
  2. 诗中“温柔不上避风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她喜欢社交
    • B. 她很矜持
    • C. 她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 D. 她很自信
  3. 诗的最后一句“倩谁猜”体现了什么?

    • A. 对自我的肯定
    • B. 对他人的期待
    • C. 对内心情感的隐晦
    • D. 对外界的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与美丽。
  • 李清照的词:如《如梦令》,表达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诗词对比

  • 刘辰翁的《摊破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女性的柔情与内心情感,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后者则通过对比与感慨展现了女性内心的复杂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刘辰翁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