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时间: 2025-01-11 01:32:50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作者: 苏轼 〔宋代〕

麻叶层层檾叶光,
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
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白话文翻译:

麻叶层层,檾叶透出微光,
不知是哪家在煮茧,整个村子都飘散着香气。
隔着篱笆,听见那娇媚的声音,仿佛是织丝的姑娘在说话。
我手杖低垂,醉眼迷离,
捏着青绿的麦芽,捣成软糊,肚子开始感到饥饿。
我忍不住问:豆叶什么时候才会变黄?

注释:

  • 麻叶:指的是麻树的叶子,形状层层叠叠。
  • 檾叶:檾(xián)是一种植物,叶子光亮,通常用于编织。
  • 煮茧:指的是将蚕茧煮熟,提取丝绸的过程。
  • 隔篱娇语:在篱笆另一边听到轻柔的声音。
  • 络丝娘:指的是织丝的姑娘,形象生动。
  • 杖藜:手杖,通常用藜草制作。
  • 捋青捣麨:捏着青绿的麦芽,捣成软糊。
  • 豆叶几时黄:询问豆叶成熟的时间,象征着对未来的期盼。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煮茧”,不仅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也反映了当时丝绸产业的重要性。在古代,丝绸是重要的商品,象征着富裕与繁荣。诗中“豆叶”一词,暗示着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也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苏轼与友人游玩时,描绘了农村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的深厚情感。透过细腻的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开头的“麻叶层层檾叶光”,用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乡村的宁静和美丽,麻叶与檾叶的光影交错,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随着情节的发展,诗人通过“谁家煮茧一村香”的描写,引入了村庄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繁荣。隔篱听到的“娇语”,则增添了生活的温暖和人情的柔和。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捋青捣麨软饥肠”和“问言豆叶几时黄”,则引入了诗人自我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生活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期待。总之,这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麻叶层层檾叶光:描绘了层层叠叠的麻叶和透出的檾叶光,展现出乡村的自然美景。
  • 谁家煮茧一村香:引入了生活气息,表示周围村庄的人们正在忙碌,香气弥漫。
  • 隔篱娇语络丝娘:听见隔篱的细语,仿佛是织丝姑娘在轻声细语,增添人情味。
  • 垂白杖藜抬醉眼:诗人手握手杖,微醉的状态,体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捋青捣麨软饥肠:描绘了诗人感到饥饿,捣制青麦芽,表达生活的琐碎与真实。
  • 问言豆叶几时黄:最后的疑问,表现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时间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得诗中充满灵动感。
  • 对仗:如“捋青捣麨”与“垂白杖藜”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农村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盼与思考,反映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麻叶、檾叶:象征自然与乡村的繁荣。
  • 煮茧:与丝绸产业相关,代表着人们的生活。
  • 娇语: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情。
  • 豆叶:象征着丰收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煮茧”主要指什么? A. 制作丝绸
    B. 烹饪食物
    C. 养蚕

  2. “隔篱娇语络丝娘”一句中“娇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气的声音
    B. 温柔的谈话
    C. 嘲讽的言辞

  3. 诗人最后问“豆叶几时黄”是想表达什么? A. 对丰收的期待
    B. 对时间的焦虑
    C. 对秋天的喜爱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同样表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
  • 《月夜忆舍弟》:展现了对家庭的思念与乡愁。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更为豪放,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 杜甫《春望》:描绘了战乱后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文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