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宫人入道》
时间: 2025-01-27 03:4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宫人入道
作者:项斯 〔唐代〕
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
初戴玉冠多误拜,欲辞金殿别称名。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
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希望能像仙女董双成那样,跟随王母在前面行走。刚刚戴上玉冠时,常常犯错而不知该如何拜见;想要告别金殿,却不知如何称呼自己的名字。准备要敲响碧落新斋的磬,却又回到昭阳宫那儿去弹旧时的筝。每天早晚焚香环绕在坛子上,步入虚空中仍然想要随之歌唱。
注释:
- 仙女董双成:传说中的仙女,常与王母相伴,象征神仙境界。
- 王母:王母娘娘,是道教中的西王母,代表着长生不老和仙境。
- 玉冠:道教中出家的标志,象征着修道的身份。
- 金殿:指王母的宫殿,象征着尊贵。
- 碧落:指天空或仙界。
- 昭阳:古代宫殿的名字,象征着繁华与荣华。
- 焚香:祭祀和祈福的一种仪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以清新脱俗、充满仙气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追求。
创作背景:
《送宫人入道》创作于唐代道教盛行的时期,诗人以送别宫女出道为题材,表达对自由、修道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融入了对宫廷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送宫人入道》以其清丽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仙女、王母等神话人物,构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的开头以“愿随仙女董双成”引入,表达了诗人对修道之人生活的向往,愿意与神仙为伴,远离尘世的纷扰。
接着,诗人通过“初戴玉冠多误拜”反映了出道初期的迷茫与不知所措,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憧憬与不安。对金殿的告别,象征了对过去生活的割舍,表现出一份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对旧生活的留恋。
“将敲碧落新斋磬,却进昭阳旧赐筝”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想踏入神仙境界,又无法忘怀旧时的生活。最后一句“旦暮焚香绕坛上,步虚犹作按歌声”则将诗意推向高潮,描绘了焚香祭祀的场景,表达了即使在修道的生活中,仍然想要歌唱的心情,体现出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流畅的韵律,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无疑是唐诗中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愿随仙女董双成:希望能与仙女一起,象征着对道教修道生活的向往。
- 王母前头作伴行:跟随王母,体现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 初戴玉冠多误拜:刚出道时的困惑与不知所措。
- 欲辞金殿别称名:想要告别过去的生活,象征对尘世的割舍。
- 将敲碧落新斋磬:想要进入新的修道生活。
- 却进昭阳旧赐筝:对过去的依恋,无法完全摆脱。
- 旦暮焚香绕坛上:描绘祭祀的场景,表现修道生活的仪式感。
- 步虚犹作按歌声:在修道中仍然渴望歌唱,象征对自由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教的理想生活比作与仙女、王母同行。
- 对仗:如“旦暮”与“绕坛”,增强了诗的对称美感。
- 意象:如“焚香”、“碧落”、“金殿”等,构建了独特的修道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又体现了对旧日生活的不舍与留恋,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女:象征着理想与超凡的生活。
- 王母:代表道教文化与长生不老的理想。
- 玉冠:标志着修道者的身份和追求。
- 焚香:祭祀与祈福的象征,寄托对神灵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仙女董双成”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的修道生活
- C. 宫廷生活
- D. 战争
-
“将敲碧落新斋磬”中的“碧落”指的是什么?
- A. 地球
- B. 天空或仙界
- C. 宫殿
- D. 大海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旧生活的态度是?
- A. 完全舍弃
- B. 留恋与向往
- C. 完全无关
- D. 崇拜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同样表达了对人事的思考与感慨。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本诗有共通之处。
诗词对比:
- 《送宫人入道》与《登高》: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但《登高》更多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送宫人入道》则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道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