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菊》

时间: 2025-01-26 03:12:44

篱畔光明缘底盛,秋来千百化身多。

露栖不必醍醐灌,雨沐何烦手掌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佛顶菊
作者: 史铸 〔宋代〕

篱畔光明缘底盛,
秋来千百化身多。
露栖不必醍醐灌,
雨沐何烦手掌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佛顶菊在秋天的盛开情景。篱笆旁的阳光使得菊花显得尤为灿烂,到了秋天,菊花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露水滋润着菊花,甚至不需要用醍醐(指浓厚的乳液)来灌溉;而在雨中沐浴,又何必担心用手去抚摩它们呢?

注释:

  • 佛顶菊: 一种菊花,因其生长于佛教寺庙周围而得名。
  • 醍醐: 一种极为美味的乳制品,常比喻为极好的滋养。
  • : 这里指用手轻轻抚摸。

典故解析:

佛顶菊常被视为高洁、清雅的象征,寓意着一种超然的境界。在古代诗词中,菊花往往与隐逸生活、淡泊名利相联系,代表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字子固,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物,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崇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秋冬交替之际,诗人观察到篱畔的菊花盛开,触发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佛顶菊》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佛顶菊在秋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的丰盈和生命的多样。第一句“篱畔光明缘底盛”以“光明”描述了菊花在阳光照耀下的生机勃勃,给人一种明亮、温暖的感觉。接下来的“秋来千百化身多”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变化与丰富多样的生命形态,表现出秋天的菊花种类繁多,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第三句“露栖不必醍醐灌”传达了一种自然的纯粹,露水的滋润已足够,不需要人为的浓厚滋养,显示了自然的自足与和谐。最后一句“雨沐何烦手掌摩”则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与不干扰的态度,雨水自然滋润,无需用手去触碰,这种恬淡的态度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与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境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篱畔光明缘底盛”:篱笆旁的阳光使菊花盛开。
    • “秋来千百化身多”:秋天来了,菊花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 “露栖不必醍醐灌”:露水滋润菊花,不必用浓厚乳液来灌溉。
    • “雨沐何烦手掌摩”:在雨中沐浴,无需用手去抚摩。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作自然的滋养,强调自然的力量。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生命的多样性和对世俗干扰的淡泊态度,体现了诗人超然的境界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光明: 代表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 : 象征着成熟与丰盈,蕴含着生命的轮回。
  • 露水: 自然的滋润,象征着清纯与自然的和谐。
  • : 代表自然的洗礼与滋养,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 A. 荷花
    • B. 佛顶菊
    • C. 玫瑰
  2. 诗中“醍醐”指的是什么?

    • A. 美味的果实
    • B. 浓厚的乳液
    • C. 精致的茶叶
  3.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干预与改变
    • B. 尊重与欣赏
    • C. 忽视与漠视

答案:

  1. B. 佛顶菊
  2. B. 浓厚的乳液
  3. B. 尊重与欣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表达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描绘秋天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史铸的《佛顶菊》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侧重于菊花的多样性,后者则体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悠然。

参考资料:

  • 史铸作品集
  • 《古诗词精华解读》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