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世无田事笔耕,五车精熟是收成。穷通有命吾何与,若若多惭短褐荣。
白话文翻译:
我家世代没有田地,只能依靠笔耕来维持生计,精通五车书籍便是我的收获。命运的穷通自有天定,我何必去参与其中,那些虚荣的短褐(指官服)让我感到羞愧。
注释:
- 家世无田:指作者家族没有田地,无法依靠农业为生。
- 事笔耕:指依靠写作或教书为生。
- 五车精熟:比喻学识渊博,典出《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 穷通有命:指命运的贫富、通达与否是命中注定的。
- 吾何与:我何必参与或关心。
- 若若:众多、繁多的样子。
- 短褐:古代官吏的便服,这里指官职或官场的虚荣。
- 荣:荣耀、光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韩淲并称“二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官场虚荣的鄙视。在宋代,文人多以科举入仕,但赵蕃选择了以教书和写作为生,体现了他的独立人格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接受和对官场虚荣的鄙视。首句“家世无田事笔耕”直接点明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他不是依靠土地,而是依靠笔耕来维持生计。这种生活方式在当时的社会中并不常见,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性和对知识的重视。第二句“五车精熟是收成”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成就,将学识的积累视为自己的收获。后两句“穷通有命吾何与,若若多惭短褐荣”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接受和对官场虚荣的鄙视,他认为命运的穷通是天注定的,自己不必去关心,而那些官场的虚荣让他感到羞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的高洁品格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世无田事笔耕:作者家族没有田地,他依靠写作或教书为生,这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背离。
- 五车精熟是收成:作者精通大量书籍,将学识的积累视为自己的收获,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
- 穷通有命吾何与:作者认为命运的贫富、通达与否是命中注定的,自己不必去参与或关心。
- 若若多惭短褐荣:作者对官场的虚荣感到羞愧,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对世俗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五车精熟”比喻学识渊博。
- 反问:“吾何与”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
- 对比:“穷通有命”与“若若多惭短褐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官场虚荣的鄙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接受和对官场虚荣的鄙视。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官场的虚荣,作者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他的高洁品格和独立人格。
意象分析:
- 家世无田:象征着作者家族的贫困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背离。
- 五车精熟:象征着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学识的积累。
- 穷通有命: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控和对命运的接受。
- 短褐荣:象征着官场的虚荣和作者对这种虚荣的鄙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赵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对官场虚荣的追求 B. 对个人命运的接受和对官场虚荣的鄙视 C. 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 D. 对知识的轻视
-
“五车精熟是收成”中的“五车”指的是什么? A. 五辆马车 B. 五本书 C. 学识渊博 D. 五种技能
-
“穷通有命吾何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A. 命运可以改变 B. 命运是不可控的 C. 命运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D. 命运是他人决定的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进学解》:表达了作者对学识的追求和对官场虚荣的鄙视。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接受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赵蕃的《雨中夜归闻两儿诵书偶成二绝幸明叔先生同赋》与韩愈的《进学解》都表达了作者对学识的追求和对官场虚荣的鄙视,但赵蕃的诗更加强调对个人命运的接受和对世俗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