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上閒步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4:54:58

暖风轻蹙浪花浮,留滞江城愧谢悠。

吟苦空多屈原恨,赋残犹剩庾郎愁。

渐因卜筑投归鹭,聊托潺湲习戏鸥。

可笑粗官杀风景,满船丝管载凉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堤上闲步二首 其二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暖风轻蹙浪花浮,
留滞江城愧谢悠。
吟苦空多屈原恨,
赋残犹剩庾郎愁。
渐因卜筑投归鹭,
聊托潺湲习戏鸥。
可笑粗官杀风景,
满船丝管载凉州。

白话文翻译:

春日暖风轻轻地拂动着江面上的浪花,
我在江城停留,感到惭愧而悠然。
吟诵着屈原的悲苦,心中充满了他的恨意,
而赋诗时又难免留下庾郎的愁苦。
渐渐地我因寻找栖息之地而投向归来的白鹭,
只好寄托于潺潺的水流和嬉戏的海鸥。
可笑那些粗暴的官员,竟然要破坏这美丽的风景,
满船的丝管乐声却只载着凉州的悲凉。

注释:

  • 暖风轻蹙:暖风轻轻地拂动。
  • 浪花浮:浪花轻轻浮动。
  • 留滞江城:停留在江城。
  • 屈原恨:指屈原因遭贬谪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 庾郎愁:指庾信的愁苦,庾信是南朝文学家,因生平遭遇受到许多愁苦。
  • 卜筑:寻找栖息之所。
  • 潺湲:水流潺潺的声音。
  • 杀风景:破坏美丽的风景。
  • 凉州:指凉州,是古代地名,常与悲凉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梦阮,号白云,宋代诗人,以词和诗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生平经历复杂,曾任职地方官,后因政治原因多次贬谪。李之仪的诗作常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游览江城期间,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内心的惆怅与对官场黑暗的反思。

诗歌鉴赏:

《堤上闲步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写春日江边景色的诗作,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忧愁。诗的开头以“暖风轻蹙浪花浮”引入,描绘了江边的温暖春风和轻盈的浪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这种宁静被诗人内心的愁苦所打破。屈原和庾郎的提及,表明了诗人对历史文学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屈原作为忠臣的悲剧,庾郎作为才子的愁苦,均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的不公与无奈。

全诗的后半部分,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寄托与向往,通过“渐因卜筑投归鹭,聊托潺湲习戏鸥”,传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然而,最后一句“可笑粗官杀风景”,则是一种对官场的讽刺与无奈,显示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望。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政治及人性的思考,使得诗歌在平淡中透出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暖风轻蹙浪花浮:暖风轻轻地拍打着波浪,描绘出温暖的春日气息。
  2. 留滞江城愧谢悠:在江城停留,内心感到惭愧,悠然地思考人生。
  3. 吟苦空多屈原恨:吟诵屈原的悲苦,感叹其遭遇所带来的恨意。
  4. 赋残犹剩庾郎愁:在赋诗时,庾信的愁苦依然萦绕心头。
  5. 渐因卜筑投归鹭:渐渐地想要寻找栖息之地,向归来的白鹭寄托情感。
  6. 聊托潺湲习戏鸥:随意寄托于潺潺水流和嬉戏的海鸥。
  7. 可笑粗官杀风景:可笑的是那些官员竟然要破坏这美丽的风景。
  8. 满船丝管载凉州:船上满是乐声,却是悲凉的凉州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暖风”与“浪花”相结合,形成一种生动的自然画面。
  • 拟人:将江城的情感赋予,展现诗人的内心感受。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悲剧的交织,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暖风:象征生命的希望和温暖,带来生机。
  2. 浪花:代表自然之美,流动而轻盈。
  3. 屈原:象征忠诚与悲剧,历史的反思。
  4. 庾郎:代表才华与愁苦,文化的传承。
  5. :象征自由与归属,内心的向往。
  6. :象征活泼与自然,生命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屈原”是代表什么?

    • A. 忠诚与悲剧
    • B. 自由与快乐
    • C. 自然与美丽
  2. “暖风轻蹙浪花浮”的意象表达了什么?

    • A. 悲伤
    • B. 宁静与温暖
    • C. 背叛
  3. 诗人对官员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崇敬
    • B. 讽刺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1. 李之仪 vs. 苏轼:李之仪的诗歌更注重于自然与个人内心的结合,而苏轼则更加关注人生哲理与政治感慨。
  2. 李之仪 vs. 杜甫:李之仪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杜甫则以社会现实和历史苦难为主线,两者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李之仪诗文集》
  3. 《古诗词鉴赏指南》